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糖糕的傳說

心理 閱讀(1.75W)
糖糕的傳說

糖糕的典故

一絕巷緊靠淮河碼頭。因淮源人沒有忘記王柺子門前那塊"清宮御點"牌匾,楞是把酥皮糖糕當作一絕。

就像天津衛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過橋米線一樣,一絕巷的酥皮糖糕也是有歷史典故的。

王柺子今年六十有八,是酥皮糖糕的正宗傳人。

光緒年間老佛爺慈禧路經這裏時,爲她做糖糕的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人,他們都早已作古,一個是王家的先人,另一個便是對門街坊仇俊發。

爲爭這塊匾額,兩家人明爭晚清時節,這巷子口原本有兩家糖糕鋪子,做出的糖糕各有特色,難分伯仲。

剛好那一年老佛爺巡遊四方,船泊碼頭,她一時心血來潮要品嚐一下民間小吃,王仇兩家便遵旨把糖糕奉上龍船。

那天老佛爺玩得高興,胃口大開,把仇家的糖糕一口氣吃了三個,連聲稱好,端上王家的糖糕時,不知爲何她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

自此,王仇兩家糖糕孰高孰低算是被老佛爺的金口玉牙一咬定了音,"清宮御點"。

傳說糖糕的由來,是一個叫竈王的神仙最愛吃的食物。民間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食“人間煙火”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此民間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等等。

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的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

竈王爺帶走好吃的糖糕,傳說玉皇大帝對此也讚不絕口!直到現在,祭竈王吃糖糕,逢年過節制作糖糕的傳統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糖糕最早始創於明朝順德倫教,據說是一梁姓小販蒸鬆糕時失手令粉質下墜而創出,它清甜爽口彈牙煙韌,看起來簡簡單單,實際工序繁瑣到極:它是把大米磨漿,用米漿糕種發酵後,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