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健康>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南北飲食有差別

健康 閱讀(2.05W)

小年的習俗有很多,掃塵土、剪窗花、寫春聯、剪頭髮…作爲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那麼過小年吃什麼食物呢?

南方小年吃什麼

年糉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糉”的習俗,年糉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糉年糉,年年高中(糉)”。年糉跟端午節的涼糉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米餅

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2張

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臺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3張

廿四團

“廿四夜吃糰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着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糰子、送糰子、吃糰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蘇州人祭竈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糰子,過去叫做“廿四團”。“廿四團”用糯米粉製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蔔絲等多種。蒸制好的糰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4張

荸薺

老福州祭竈,荸薺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5張

湯圓

惠州民間稱“送竈君”,也稱爲“送竈主阿公上天”、“祭竈君”等。在送竈君這一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蔔、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元宵、柑桔、茶水自然是給竈君吃的,而元宵是必備品,意思是用來糊竈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6張

北方小年吃什麼

餃子

北方人似乎對餃子情有獨鍾,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爲給竈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7張

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爲粘住竈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爲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8張

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竈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竈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竈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9張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10張

豆腐

臘月廿五是“豆腐日”,老例有做豆腐、買豆腐、炸豆腐的說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儲存到過年再吃。過年吃豆腐只是要爲新的一年取個“鬥福”的好彩頭,期望福氣能成鬥成斗的來。做好或買來的鮮豆腐不好儲存,又不想都做成凍豆腐,所以就採取炸的方法儲存,也讓過年的餐桌上多一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11張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爲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過小年吃什麼食物 南北飲食有差別 第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