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糉子的文化內涵

心理 閱讀(7.57K)
糉子的文化內涵

糉子文化內涵如下:

糉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慶節食品,有祭祖的含義,同時還被賦予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意義。

關於糉子最早的記載是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後來南朝梁國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寫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端午節也叫做龍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因爲仲夏端午的時候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即《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飛龍在天”,乃大吉大利之象,人們會在這一天祭祖。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學等內容,在傳承發展中又雜揉了多種民俗,其中賽龍舟和吃糉子是代表習俗。

後來由於楚國大夫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投江而死,人們用糉子投江來紀念屈原的忠義,因此端午節吃糉子有“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和“紀念屈原”兩種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