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唱京劇技巧和發聲方法

心理 閱讀(1.76W)
唱京劇技巧和發聲方法

唱京劇技巧及發聲方法。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

京劇演員發音方法之一。

演唱時,氣從丹田而出,透過喉腔共鳴,直接發出聲來,稱爲真嗓。

用真嗓發出的聲音稱真聲。

如丹田氣經過喉腔時,演員將喉腔縮小,使之發出比真嗓較高的音調,則稱爲假嗓。

真嗓與假嗓在行腔時銜接自然,不露痕跡,就能使音域寬廣,高低音運轉自如。

京劇的生行(老生、武生、紅生)、淨行、醜行、老旦等行當,在演唱時均用真嗓。

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唸白則用真假嗓結合。

2、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

京劇演員發音方法之一。

系與真嗓、大嗓、本嗓相對而言。

用假嗓發出的聲音稱假聲。

發聲時,與真嗓相比喉孔縮小,部位擡高,氣流變細。

假嗓發音的音調較真嗓爲高。

京劇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聲音的剛柔力度有所不同。

3、左嗓,京劇聲樂名詞。

主要指男聲中一種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聲音剛而扁,圓潤不足,有些專唱高調門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

老生嗓音有純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帶左者。

另外,左嗓有時亦用作另一解釋,指嗓音與伴奏樂器不合,即一般所謂的不搭調。

4、吊嗓亦作調嗓。

京劇演員的練唱方法,也是演員唱功鍛鍊的步驟之一。

演員每天除喊嗓、唸白外,還須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聲練唱戲中的唱段。

有的先用一般調門,然後適當升高。

吊嗓的作用:

(1)透過大聲練唱,使聲音符合在舞臺上演唱的要求,由於不間斷的鍛鍊,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圓潤,氣力充沛,口齒清晰有力,並保持耐久能力。

(2)熟悉伴奏,全面瞭解唱腔和伴奏的關係,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達曲情,使演唱與伴奏的配合達到水乳交融,進而達成藝術上的相互默契,協調整個唱段的表演風格

5、喊嗓,京劇演員練聲方法。

透過喊嗓可以鍛鍊各個發聲部位,正確地發出各個韻母的本音。

喊嗓時間一般在清晨,於空曠地區,大聲喊出“唔”、“伊”、“啊”等單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覆進行。待聲音舒放後,再以唱段進行練習。

6、丹田音,又名響堂,京劇聲樂名詞。

演員歌唱時肺部蓄足氣,小腹用力,氣似從丹田(人身肚臍下約三寸處謂之丹田)發出聲。

一般傳統演唱戲曲練聲方法,也認爲丹田音最能響堂(即聲音送得遠,聽得清)。

7、雲遮月,京劇聲樂名詞。

這是對老生的圓潤而較含蓄的嗓音的一種比喻。

這種嗓音,開始聽來似覺乾澀,以後愈唱愈覺嘹亮動聽,使人感到韻味醇厚,潛力無窮,是長期鍛鍊而形成的一種優美音質。

譚鑫培、餘叔巖的嗓音都屬於這一類型。

8、塌中,京劇聲樂名詞。

演員在中老年時期,由於生理關係,發生失音現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

有的演員愛護嗓子,到老仍保持元音不變。

用假嗓歌唱的演員,老來塌中的較多。

9、腦後音,京劇發聲的一種。

又名背工音。

一般發音,氣從丹田而出,經過喉腔共鳴,直接發出來。

腦後音雖然同樣氣從丹田,但發音時,喉腔稍加壓縮,開啟後咽壁,提高軟顎,將聲音送入頭腔,與鼻音相聚,使聲音迂迴在腦後,透過頭腔共鳴,發出一種含蓄渾厚的音調。

腦後音發音蒼勁有力,能達遠聞,而近聽又不覺其尖厲。

老生和淨角唱腔中,凡遇閉口音(如“一七轍”)的高音,多用此種唱法。

旦角唱腔用腦後音者較少,程(硯秋)派唱腔有時用之。

10、荒腔,亦作黃腔、黃調或涼調。

京劇聲樂名詞。

指演員唱曲音調不準,習慣上專指略低於調門的變音。

大部分都是由於演員先天生理條件所造成,如聲帶變異、耳音不準等。

有時也由於練聲不得法所致。

11、冒調,京劇聲樂名詞。

指演員唱曲音調略高於規定的調門。

大部分是由於先天生理條件所造成。

有的是由於生理條件(如聲帶)臨時發生故障有時也由於練聲不得法所致。

12、走板,京劇聲樂名詞。

指演員唱曲不符合規定的節拍。

京劇唱腔中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等各種不同的板槽,行腔時如背離板眼的規定,失去節拍的分寸,即謂走板。

13、不搭調,京劇聲樂名詞。

指演員唱曲音調或高或低,不合於規定的調門。

習稱跑調。

14、氣口,京劇演唱方法之一。

指演員唱曲時吸氣的方法。

京劇各種唱腔長短不一,節奏快慢各異,演員須掌握準確吸氣方法,才能唱得從容不迫,優美動聽。

氣口包括換氣、偷氣兩種。

換氣指唱腔間歇中的吸氣,偷氣是在樂句若斷若續中吸氣而不使聽者覺察。

15、換氣,京劇演唱方法之一。

演唱時凡遇長腔或拔高處,必先吸氣,作好充分準備。

換氣不是停腔再唱或明顯稍頓再接唱,而是在行腔吞吐字音的瞬間,乘便呼吸,蓄氣待換。

唱腔中在何處換氣,因人而異,一般稱爲氣口。

16、偷氣,京劇演唱方法之一。

指換氣時不着痕跡,在觀衆不覺察時偷換。

如《捉放曹》中陳宮所唱“馬行在夾道內我難以回馬”,唱完前六字及“內”字長腔,利用“我”這一襯字向內“偷”吸一口氣,以便唱足下面“難以回馬”的腔,即謂之偷氣。

17、嘎調,在京劇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時,習稱嘎調。

如《四郎探母》中楊延輝唱“站立宮門叫小番”一句中的“番”字,《定軍山》中黃忠唱“掃明天午時三刻成功勞”一句中的“天”字等,均稱嘎調。

18、長吭,長(音掌)是增長,吭是嗓音的俗稱,此處指音量。

長吭好似加大音量。

19、砸夯,比喻演員演唱似夯地基時的鼓努爲力,含貶意。

演員不善於掌握演唱方法,用氣過頭,或使蠻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現笨拙的重音,謂之砸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