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粵菜的發展史

心理 閱讀(2.47W)
粵菜的發展史

廣東的飲食文化與中原各地一脈相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歷史上曾有多個另立王朝的內地人。歷代王朝派來治粵和被貶的官吏等,帶來了北方的飲食文化,其間還有許多官廚高手或將他們的技藝傳給當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設店營生,將各地的飲食文化直接介紹給嶺南人民,使之成爲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代以後,廣州成爲中西海路的交通樞紐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結隊而至。當時廣州地區的經濟與內陸各地相比,發展較快。

南宋以後,粵菜的技藝和特點日趨成熟。這同宋朝南遷,衆多御廚和官府廚師雲集於粵,特別集中於羊城有關。唐代開始,廣州成爲我國主要的進出貿易口岸,是世界有名的港口。宋、元之後,廣州成爲內外貿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業日益興旺,帶動了飲食服務作爲一個商業行業發展起來,爲粵式飲食特別是粵菜的成長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和場所。

明清兩代,是粵點、粵式飲食真正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廣州已經成爲一座商業大城市,粵菜、粵點和粵式飲食真正成爲了一個體系。鬧市通衡遍佈茶樓、酒店、餐館和小食店,各個食肆爭奇鬥豔,食品之豐,款式之多,世人稱絕,漸漸有“食在廣州”之說。

“食在廣州”還離不開廣東飲茶,它實際是變相的吃飯,各酒樓、酒店,茶樓均設早、午、晚茶,飲茶也就與談生意、聽消息、會朋友連在一起了。廣東飲茶離不開茶、點心、粥、粉、面,還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州工夫茶,它備用特製的紫砂茶壺、白瓷小杯和烏龍茶,投茶量大,茶湯濃香帶苦,回味無窮。廣東點心是中國麪點三大特式之一,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穎,別具特色。 廣東粥特點是粥米煮開花和注意調味,有滑雞粥、魚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廣東粉爲沙河粉,軟中帶韌。廣東面以“伊府麪”最爲出名。

粵菜也追求“新派”。但幾千年所形成的選料廣博奇雜,菜餚講究鮮、爽、嫩、滑的南國風味對創新的變化影響頗深。“萬變不離其中”,傳統的美點薄皮鮮蝦餃、幹蒸燒賣、糯米雞、娥姐粉果、荔脯秋芋角、馬蹄糕、叉燒包、蟹黃包、奶油雞蛋卷以及名小吃腸粉、炒河粉、艇仔粉、及第粥、豬紅湯、倫教糕、蘿蔔糕、鹹水角、鳳爪、滷牛雜、薄脆、白糖沙翁、德昌鹹煎餅、大良崩砂等更是歷久不衰。這表明廣州菜系植根的土壤是十分深厚的。

粵菜廣採“京都風味”,“姑蘇風味”和“揚州炒賣”之長,貫通中西,揚名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