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五四運動的起源和過程

心理 閱讀(3.2W)
五四運動的起源和過程

1、五四運動的起源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爲主,廣大羣衆、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透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2、五四運動的過程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學的一些學生獲悉巴黎和會拒絕中國要求的消息。1919年5月4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北京大學、中國大學等13校代表,在法政專門學校開會決議下午在天安門前舉行集會和遊行示威。

1919年6月3日,北京數以千計的學生涌向街道,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被軍警逮捕170多人。1919年6月4日,逮捕學生800餘人,此間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反對開課、開市,並且聯合其他地區,告知上海罷工主張。

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等人到北京前門外鬧市區散發《北京市民宣言》,並因此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曹、陸、章相繼被免職,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

1919年6月12日以後,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爲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援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爲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佈每年的5月4日爲"中國青年節"。

五四運動的起源和過程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爲主,廣大羣衆、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時間,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的定律,所謂的“公理戰勝強權”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從5月1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後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援。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爲“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裏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爲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