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千里書信只爲牆典故的意義

心理 閱讀(2.81W)
千里書信只爲牆典故的意義

這句話其實來自於名爲“六尺巷”的典故。這個故事發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間,安徽桐城人張英在朝廷做了大官,當上了大學士。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家書。家書上說桐城老家的家人打算重新蓋房子,卻因爲和鄰居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而發生了糾紛。家裏人寫信想要透過張英疏通一下關係,方便自家人打贏這場官司得到這三尺寬的宅基地。張英看到這封信,並沒有去跑關係疏通人脈,而是寫了一封信寄回了老家。信上寫着:“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到這封信才明白張英的意思,主動讓出了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這個場面也很不好意思,也主動退後了三尺。從此,兩家中間就多了一個六尺的巷子

這句話意思是說:從千里之外寄一封家書回來只是爲了自家的牆能多佔幾尺土,那麼讓人家幾尺又能怎麼樣呢表現了不要太過於斤斤計較得失,要有寬以待人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