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占城稻什麼時候傳入我國

心理 閱讀(2.3W)
占城稻什麼時候傳入我國

占城稻是出產於印支半島的高產、早熟、耐旱的稻種,宋朝時引入我國,並迅速在江南地區推廣。占城稻以其原產地,位於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爲名。占城稻又稱早禾或佔禾,屬於早秈稻,原產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傳入我國福建地區。根據我國古書記載,占城稻有很多特點。

一是“耐旱”。

二是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

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餘日。

占城稻是宋朝時期從越南傳入我國的。

占城稻亦稱“早佔”、“早米”、“早占城”。宋代水稻良種。真宗大中祥符 (1008—1021) 年間從福建推廣於江淮、兩浙等路。相傳其種來自占城國 (今屬越南) 而得名。性早蒔、早熟、耐旱、粒細,宜於高仰之田,對防止東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南宋時種植範圍進一步擴大,江南東、西路和兩浙路尤爲盛行。占城稻與晚稻配合成爲雙季稻,使穀物產量大爲增加。

占城稻何時傳入中國無明確史料記載。北宋時期占城稻的推廣所載原始史料也不多,主要有以下幾條:

1,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以江、淮、兩浙稍旱,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爲種,擇民田高仰者前之,蓋旱稻也,內出種法,命轉運使揭榜示民。後又種於玉宸殿,帝與近臣同觀又遣內侍持於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江、淮、兩浙旱,給占城稻種、教民種之。”

2,大中祥符五年五月,遣使福建州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江、淮、兩浙轉運使,並出種法,令擇民田之高仰者,分給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