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萬向發展史

心理 閱讀(1.81W)
萬向發展史

萬向掌門人魯冠球:四十年商海大潮屹立不倒

1969年,魯冠球4000元起家創立了萬向集團的前身寧圍公社農機廠,而目前萬向集團已經成爲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回看萬向集團的發展史,從上世紀70年代日創利一萬元,到80年代日創利十萬元,直到90年代日創利一百萬元,在2007年胡潤百富榜中,魯冠球及家族個人資產達110億元。即便這樣,魯冠球依然不滿足,他對萬向的目標是2009年日創利達一千萬元。

萬向集團的創業之路,其歷程可分爲三個階段:

1、工場作坊式、多樣化生產的初創階段(1969-1979年)

創辦之初,萬向集團拾遺補缺,生產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正是這種“多角經營”,使其在當時一無足夠的資金,二無人才,三無管理經驗的情況下,憑精神、憑體力、憑苦幹,擺脫了一窮二白的狀況,賺了一點錢,在計劃經濟的夾縫裏,企業得以生存下來,呈滾雪球之勢慢慢發展壯大。70年代,萬向集團按“求實、圖新”的戰略方針,在動盪年代求得了生存。

多角經營在分散企業風險的同時,也肢解了企業僅有的一點資金和技術力址。爲了長遠發展,1979年,萬向集團進行戰略調整,把70多萬元年產值的“多角”產品調整掉,集中力量專業化生產進口汽車萬向節。

2.生產專業化、管理現代化的成長階段(1980-1989年)

80年代,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提出‘’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紮根企業內部,腳踏實地工作”的戰略方針,以專業化爲基礎擴大企業規模,把技術進步效益與員工的利益緊緊掛鉤,依靠技術進步,走專業化生產的發展邀路,進入了國際大市場.長了見識,提高了素質,贏得了市場。

爲了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1980年,把價位43萬元不符合標準的萬向節,送往廢品收購站。全廠員工半年沒發獎金,但質量意識深深地烙在了員工心中。

從3萬套萬向節報廢人手,開始了全面企業整頓。

◆“先生產後生話”,規定每年稅後利潤的80%必須用於技術投人,改15年折舊爲7年折舊,集中資金進行技術改造。

◆“先質最後產量”,建立了產品檢測中心,對產品進行嚴格檢查“先上學後上班”.萬向集團辦起了職工業餘學校,讓職工學文化,學技術。

◆“先制度後製造”,萬向集團制汀了嚴格的管理制度,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把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每道工序。1980年底,在全國萬向節廠整頓檢查中,以99.4的高分居全國行業之首,從而被列人全國僅有的3家萬向節定點生產專業廠之一。從1982年開始,產品先後被評爲省優、部優,獲得了國家銀質獎。

在此基礎上,以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爲手段.,走專業化生產、系列化產品道路.逐步形成了規模經濟與規模效益,將生產與銷售成本控制犯最低水平。1980一1989年期問,鋼材提價1.3倍,煤提價5倍,產品價格基本不變、職工年收人增加了6倍,經濟效益年均增長40%以上。憑藉高質從、低成本,成了國內的行業老大。

3、企業集團化、經營國際化的飛躍階段(1990-1999年)

進入90年代,提出“集團戰略、小覈算體系、資本式運作、國際化市場”的戰略方針,調整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市場結構,調整人員結構,調整資本結構,調整組織結構。謀求跨行業、跨國界發展。

1990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萬向集團正式成立,1994年,創建了集團董事局,對下屬各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造,讓下屬企業成爲擁有獨立法人地位、直接面向市場的競爭主體。董事局爲最高決策機構,負責重大決策,搞好資本經營。集團對下屬企業行使發展、控制、組織三大職能。在此組織管理結構格局下,形成了“外大內小”的特色,避免了大企業容易出現的應變遲鈍的“恐龍症”,達到了縮小管理幅度,增強對外開拓能力的目的。

依託萬向節形成的優勢,以“高起點投人、高精尖設備、高層次人才、高檔次產品”爲指導思想,對汽車零部件產品進行了系列化開發,先後開發了轎車等速驅動軸、汽車傳動軸、軸承、轎車減震器等產品系列。

1994年,萬向錢潮(000559)股票在深圳交易。1996年開始,集團進行資產,錢潮公司收購機械公司、特軸公司、汽軸公司、傳動軸公司等7家汽車零部件企業60%的股權,以較低的投入,以最快的速度獲得了多家年銷代億元.利潤千萬元穩定的成長性公司,短時間內形成了巨人的生產能力,邁入高速成長期。

在發展零部件主業的同時,在90年代調整產業結構,以資本運營爲主要手段,積極培育新的產業。形成以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爲代表的汽車零部件系統供應,以力向美國公司爲龍頭的海外營銷,以上海萬向投資有限公司爲核心的流通貿易,以萬向集團公司爲主體的實業、股權、不動產和投資銀行業務等四塊產業。

建築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人類爲了遮風避雨,住在山洞裏,這就是常說的穴居,穴居滿足了原始人類對生存的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