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壽春堂記原文及譯文

心理 閱讀(6.6K)
壽春堂記原文及譯文

1.原文:

延佑乙卯,嘉平之月,東里翁卜居鄭鄉里之溪西。平疇在其前,望極不得徼湖山在其後,若有若無,隱隱可見。二溪雙流在其左右,若抱珥然。乃作堂三間以爲燕閒之所。樑柱桷榱,小大中度,不藻繪,不雕幾,簡如也,輝如也,豁如也。浚陂池以亭清沚,繚垣墉以謹限防。鬆篁桂檜梅橘蒲桃之屬,繞屋扶疏。又雜植蘭菊衆香草,蔭可惕,華可玩,實可採。明年三月既望,隆山牟應龍成甫扁曰壽春”,會親友以落之。客或指其扁而問焉,曰:“翁垂希年,康強少疾,一身之壽也孝慈友弟,閨門肅雍,一家之春也,得非以是名乎?”翁笑曰:“吾之意不特爲是。昔遭歲祲,身履憂虞,里閈蕭條,吾饋三嘆而寢十興,危不自保,嘗慨然謂里人曰:吾儕何日庶幾得見時清歲康乎?惟是數十年來,兵革不用,年穀屢豐,生齒日蕃,斯民皞皞然,熙熙然,如在壽域,如登春臺,吾因得以暇日成吾堂,以供吾老,以長吾子孫而教之,時從父老飲酒於其上,得以遂有生之樂。閔閔焉如農夫之望其穡之成,慈母望其兒之長,朝夕徯之,幸酬願,始爲太平之幸民,喜當若何?且身壽健而家春和,固人情所甚願然,必與衆皆安,而後可。否則雖有此,豈能獨樂哉?此吾名堂以自賀之本意也。"有少年疑焉,曰:“吾不知往事,翁之言無乃過與?”予曰:“往事,吾所親見,蓋以實而言,非過也。今夫波平如鏡,錦纜徐牽,棹歌閒發,未知其可樂也,必嘗值風濤之險,然後知之平常無事,起居飲食,與衆不殊,未知其可樂也,必嘗值疢疾之苦,然後知之。向使翁生長太平之世,如邵堯夫未必知之若此其深、言之若此其切也。夫冀時之無事,己得安居而暇食者,善人也冀時之多艱,己得行險以徼倖者,小人也。今翁之言如是,且先天下而後其私家,非厥心臧者,孰能之?吾以是知翁矣。”翁姓鄭氏,裏在烏程縣東,其鄉曰常樂,時夏四月記。

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趙孟頫書。

2、譯文:

元朝仁宗延佑二年臘月(公元1315年12月),城東的一個老翁在一條溪水的西面擇地居住了下來。這個地方依山傍水,前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後有湖水和羣山,羣山倒映在湖水裏,若有若無,隱約可見。左右各有一條溪水環繞,就好像太陽兩旁半環形的光圈。老翁就在這裏修建了三間房子作爲修身養性的地方。房子的樑窗椽柱大小合適恰到好處,既不雕樑也不畫柱,雖然很簡單但是非常開闊舒適。老翁挖深了池塘在池塘邊修建了一座小亭子,並修葺了一圈僅作爲象徵性提防的矮牆。老翁又在房前屋後栽種了松樹、桂樹、檜樹等各種樹木,中間還間雜着栽種了梅蘭竹菊等各色花草。這些植物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既能遮陽休憩又能賞玩,非常愜意。

第二年的三月十六,老翁做了一個匾額叫做“壽春”。隆山人牟應龍爲壽春堂題扁額“壽春”二字,並且坐落匾額的那天還請來了親朋好友慶賀。客人中有人問:“您老人家快要七十歲了,身體健康沒有疾病所以叫做壽,家庭和睦家風肅清,所以叫做春'這就是名字的由來吧?”老翁笑着說:“不是這個意思,我早年生活坎坷顛沛,鄰里之間蕭條零落,每天都食不甘昧夜不能寐,身不由己朝夕不保我就常常同鄰里們感嘆: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太平清淨的日子啊?'近幾十年來,國家太平沒有戰爭,每年都風調雨順,人口也一天天多起來。百姓們心情舒暢,安居樂業,過上了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世。衆人們每天都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在春天登臺眺望美景般幸福快樂。我這才得以有空閒的時間建成這座房子,使我有個養老的地方,在這裏我可以把子孫們撫養教育成人,並在閒暇時和村中的父老鄉親飲酒作樂,享此天倫之樂,頤養天年。這個願望我就像農民殷切地盼望田地裏的莊稼豐收,慈祥的母親盼望兒女們健康地成長一樣,多年來朝夕期待盼望,萬幸今天終於實現了。作爲太平盛世的僥倖之民,該怎麼來慶賀呢?而且我又身體健康長壽,家庭幸福和睦,從人之常情的心理來說,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纔可以。否則就是有了這些快樂,又怎麼能獨自享樂呢?這就是我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來自我慶賀一下的原本意圖啊。

有個少年聽了這個對話,很懷疑說我不知道過去的事情,真的象你說的那樣嗎?您是不是誇大其辭啊?”我說:"那些艱苦的歲月我都知道啊,老翁說的都是實話沒有誇大其辭。比如現在那水面沒有波瀾恰如明鏡,纜繩徐徐牽動着船兒,船歌時不時唱起來,我們不知道船家們快樂的原因,一定要經歷過風浪的艱險之後,才能知道船家們爲什麼這麼快樂一個人平常無事,起居

飲食,看起來沒有和大家不一樣的,我們不知道他快樂的原因,只有經歷過疾病憂患之苦以後,才能知道人活着爲什麼這麼快樂。如果老翁生活在太平盛世沒有經歷過顛沛流離之苦,那他的話就不會像邵堯夫的卦語那樣,體會的這麼深刻、準確了。

在安穩太平的時候生活安定、吃飽穿暖的,就能做好人但遇到了不穩定危險的情況就懷抱僥倖心理作惡,就變成了壞人。現在老翁說的正是這個意思,所以他感謝這個好時候。況且他先想到天下後想到自己,如果不是心地善良的智者好人,怎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我因此理解老人的心思啊。

這個老人姓鄭,居住在烏程縣東面的常樂村,這文章在4月時寫成的。

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趙孟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