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原文

心理 閱讀(3.15W)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原文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順應城市發展新趨勢,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建設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城市。

(一)增加普惠便捷公共服務供給。科學佈局義務教育學校,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提高公辦義務教育規模佔比,鼓勵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加強普通高中建設。逐步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水平,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能力,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提高公辦養老機構服務水平,推動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養老服務,支援民辦養老機構健康發展,推進醫養結合,擴大護理型牀位供給。擴大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供給,支援社會力量發展托育服務設施。嚴格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園政策,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增加普惠性幼兒園學位數量。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適幼化改造,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按照每百戶居民擁有不低於30平方米建築面積標準,優化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統籌發展生活性服務業,開展高品質生活城市建設行動,打造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二)健全市政公用設施。優化公交地鐵站點線網布局,完善“最後一公里”公共交通網絡。按照窄馬路、密路網、微循環方式,構建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體系,完善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三行系統”,改善行人過街設施。完善以配建停車場爲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爲輔、路內停車爲補充的停車設施體系,推進居住小區和機構停車位錯時共享,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增加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優化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佈局,完善居住小區和公共停車場充電設施,新建居住小區固定車位全部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推進水電氣熱信等地下管網建設,因地制宜在新城新區和開發區推行地下綜合管廊模式,推動有條件城市路面電網和通信網架空線入廊入地。加強城市景觀照明節約用電管理和用能清潔化。

(三)完善城市住房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建立住房和土地聯動機制,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支援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擴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加快住房租賃法規建設,加強租賃市場監管,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權益。完善住房保障基礎性制度和支援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爲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着力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住房困難問題。單列租賃住房用地供應計劃,主要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閒置房屋建設,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健全繳存、使用、管理和執行機制。

(四)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重點在老城區推進以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城中村等“三區一村”改造爲主要內容的城市更新改造,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衆參與模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水電路氣信等配套設施建設及小區內建築物屋面、外牆、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促進公共設施和建築節能改造,有條件的加裝電梯,打通消防通道,統籌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條件。基本完成大城市老舊廠區改造,推動一批大型老舊街區發展成爲新型文旅商業消費集聚區,因地制宜將一批城中村改造爲城市社區或其他空間。注重改造活化既有建築,防止大拆大建,防止隨意拆除老建築、搬遷居民、砍伐老樹。

(五)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系統排查災害風險隱患,健全災害監測體系,提高預警預報水平。採取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等手段,防治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開展既有重要建築抗震鑑定及加固改造,新建建築要符合抗震設防強制性標準。同步規劃佈局高層建築、大型商業綜合體等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防控設施,在森林、草原與城鎮接駁區域建設防火阻隔帶。合理佈局應急避難場所,改進體育場館等公共建築和設施應急避難功能。完善供水、供電、通信等生命線備用設施,加強應急救災和搶險救援能力建設。建設一批綜合性國家儲備基地,建立地方和企業儲備倉儲資源資訊庫,優化重要民生商品、防疫物資及應急物資等末端配送網絡,重點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有關應急物資儲備。開展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完善自建房安全體檢制度,嚴厲打擊危及建築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爲。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六)構建公共衛生防控救治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建設,地級市至少建成1個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實驗室,縣級疾控中心重點提升疫情發現和現場處置能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人員。增強救治能力,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傳染病醫院或相對獨立的綜合性醫院傳染病區,縣級醫院提高傳染病監測和診治能力,重點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建立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協同監測機制,提高早期識別和快速報告能力。提升平疫結合能力,預留應急空間,確保新建改建大型公共設施具備快速轉化爲救治與隔離場所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