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羣飛蝗蟲爲什麼有毒

心理 閱讀(1.16W)
羣飛蝗蟲爲什麼有毒

蝗蟲剛出生的時候,是獨居、溫和、害羞,危害不大的狀態。但當蝗蟲達到一定數量產生羣聚擁擠時,它們體內會分泌釋放苯乙腈,苯乙腈是蝗蟲體內的一種奇妙物質,這種物質有毒,也會降低蝗蟲的反射神經。

因爲羣居蝗蟲在羣居刺激下,會產生基因變異,導致體內產生一系列化學毒素,來保護自己避免被吃。

因爲羣居型蝗蟲會大量釋放揮發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蝗蟲幾乎不合成苯乙腈,並且羣居蝗蟲在遭到攻擊時會立即將苯乙腈轉化爲劇毒化合物氫氰酸。

當蝗蟲大量聚集時,其天敵不喜歡吃蝗蟲,原因便在於此。這時的蝗蟲,不僅動物不能吃,人也無法食用。很多農藥屬高效低殘留藥物,可在蝗蟲體內殘留,爲穩妥起見,不要吃太多。蝗災的發生和環境的破壞、天敵的減少都是有很關係的,所以保護環境和生物的多樣性是迫在眉睫的。

羣居型蝗蟲會大量釋放揮發性化合物苯乙腈,並且羣居蝗蟲在遭到攻擊時會立即將苯乙腈轉化爲劇毒化合物氫氰酸。

現在研究表明,成羣的蝗蟲種羣密度高,在互助協作的刺激下會開啓CYP305M2基因,它能夠將苯丙氨酸轉化爲苯乙醛肟的化學物質,苯乙醛肟快速水解成苯乙腈。

而苯乙腈將作爲嗅覺警告信號對其天敵產生強烈的排斥性,如果有的天敵不顧這種警告信號而去捉蝗蟲時,它們將會將產生氫氰酸,而快速的產生羣體性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