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叉尾魚進池前怎麼消毒

心理 閱讀(3.01W)
叉尾魚進池前怎麼消毒

用5%—3%的淡鹽水泡7-8分鐘即可。

     一、池塘準備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水灌溉方便,無污染。池塘的形狀要規則整齊,最好是東西向矩形。面積2000平方米~5336平方米,池深2.0米~2.5米,池水深1.6米~2.0米池底淤泥厚度小於20釐米,堤壩牢固,不漏水,堤壩表面較寬,黑壤土底質最好每個池塘都配有3千瓦的增氧機。

      2.清塘消毒

      在放養叉尾之前,必須對池塘進行清潔和消毒,以殺死有害生物和病原體。方法是在冬季或早春將池水排幹,使池底結冰,使土壤疏鬆。魚類種子在放養前10天~15天,然後用生石灰或幹法清洗池塘進行消毒。

       二、叉尾放養

      1.魚種選擇

       選擇游泳活潑,體質好,身體呈灰色,體表光滑,粘液豐富,無損傷,無病,無畸形,規格整齊。

      2.放養時間和密度

      一般每年4月放養一次,每667平方米放養一次30克魚苗800尾。放養前必須使用2種魚類.將5%~3%的鹽水溶液浸泡8分鐘,使魚體消毒,可與鰱魚、鱅魚混養。

       三、飼養管理

      1.投喂

       最好的飼料是破碎材料和全價顆粒材料。餵食量應根據氣候、水溫、餵食等具體情況靈活控制。魚種到池塘後,先喂豆漿,每天3次,每天喂10000公斤6天后,開始餵食蛋白質含量爲45%的破碎材料,逐步飲食,解決食物轉移問題,每天餵食3次連續餵食20天后,當魚苗規格達到4釐米時,將蛋白質含量爲32%~36%的全價顆粒材料改爲每天餵食3次,每日餵食量爲魚體重的2%~8%,前期5%~8%,後期2%~4%。℃,減量喂或不喂。

       2.日常管理

       下塘前6天進水,保持水深00.大約6米。每667平方米發酵100公斤糞便。6天后,大量適口的浮游生物在池塘中繁殖,以確保幼苗在進入池塘時有足夠的誘餌,從而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池塘中種植5天后,在池塘中加水至0.8米。之後逐漸加深到10米。.5米,一般15天~20天換一次新水,每次換水佔池水總量的1/3左右在清晨或雷雨天氣的夜間進行機械氧化,每升4次保持水體的溶解氧超過5毫克。生石灰每月定期施用一次,水深1米,每667平方米施用767次.5公斤,定期使用生物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