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女哲學家有哪些

心理 閱讀(3.18W)
女哲學家有哪些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1975

生於德國的猶太哲學家,曾跟隨海德格爾學習,之後,在1933年因其關於反猶宣傳的著作而被蓋世太保監禁。

她逃到巴黎,七年後,隨着法國淪陷,她移居美國。對存在主義和對聖·奧古斯丁思想的最初興趣被她更爲政治性的意識所取代。她因《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以及對於阿道夫·艾希曼審判的報道(首先發表在《紐約客》,然後在其1963年出版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關於平庸之罪的報道》)而出名。她對艾希曼案件中的極刑的證明如下:因爲艾希曼並不想和猶太人分享土地,猶太民族也沒有理由和他分享土地。她的三卷本《心靈生活》的前兩卷死後才發表,作爲她對康德政治哲學的反思。

海巴夏(Hypatia of Alexandria):C370-415AD

普羅提諾的跟隨者,大約在公元400,在亞歷山大里亞發展新柏拉圖主義,直到415去世。她顯然十分出名,以至於專門寫給哲學家的書信中常常提到她。

她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她被認爲教授過關於不同層次的現實和理解現實的人文能力的觀念。她相信自然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來自“一”,而人類缺乏足以理解最終真實的精神能力。

她後來並不出名極有可能是因爲她的著作無一倖存(即便是學生的書信也是如此)。然而,看來她的存在使得城邦裏的基督教團體倍受威脅,可能部分是因爲她強調科學的價值。她被一羣基督徒折磨至死(包括用牡蠣殼的僧侶)。崇拜者把她尊爲與蘇格拉底齊名的哲學殉道士。

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

不應被其情人讓.保羅.薩特所遮蔽,波伏娃在傳統哲學(她寫了關於萊布尼茨的論文)中,把教育發展成爲一種更爲激進的女性主義和存在主義的解釋。

她的一些關於人類自由諸如“自爲”“自在”的觀念與薩特重複,但是她的其他這學工作,諸如《關於模棱兩可的倫理學》(1948)本身就十分重要,還有她塔標式的女性主義著作《第二性》(1949),波伏娃認爲透過一個把女性當作男性規範分支的歷史,女性被抑止着,如果女性主義想要成功的話,這一假設必須破除。

伊麗莎白·安斯康(Elizabeth Anscombe):1919-2001

以牛津劍橋爲根基的學術界主要關注爲諸如心靈和道德這些現象的自然現實進行定義,格特魯德·伊麗莎白·瑪格麗特·安斯康被稱爲20世紀超

1: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原籍德國,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之一。她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攻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納粹上臺後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

2: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存在主義學者、文學家,19歲時,她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波娃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寫了許多作品。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她爲“法國和全世界的最傑出作家”另一位法國前總統希拉剋則在一次講演中說:“她介入文學,代表了某種思想運動,在一個時期標誌着我們社會的特點。

3: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1909-1943), 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活動家,神祕主義思想大師一生著述頗豐,思想尖銳廣博因英年早逝,她的思想少爲人知但隨着其著作的整理出版,聲譽日益上升。她的重要著作有《重負與神恩》(1952),《哲學講稿》(1959),《西蒙娜·薇依讀本》(1977)等。

西帕基亞,西帕提亞,波西米亞的伊麗莎白,安妮.康韋,達瑪瑞思.卡德瑞斯,沙特萊侯爵夫人,瑪麗.沃思頓克拉夫特,波伏娃,西蒙娜.薇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