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望穿秋水典故來歷

心理 閱讀(1.77W)
望穿秋水典故來歷

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典故出自漢代文人司馬相如和漢代才女卓文君的一段愛情佳話。

卓文君,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美女也,可謂“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面板潤滑如脂"。..所以有晉.葛洪《西京雜記》所述 “卓文君姣好,眉如遠山,目如秋水。"

司馬相如,善彈琴,好讀書。擅長寫賦,風流灑脫。.彈一首小詩:《風求凰》。盈得美人愛慕。藉助於詩中風對凰的愛慕追求,向卓文君表達了愛意,從此“風求凰"這首小詩就流傳成了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

目如秋水,是比喻卓文君的眼腈,象水一樣清澈。望穿秋水,那種熱切,焦慮,巴望,等待複雜而難言的心情。望穿秋水,也就是望眼欲穿的意思。

後因司馬相如調入京城,..起了變故,卓文君在一首《怨郎詩》中寫到“….…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後來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典故就被文人們經常引入詩中,表達.等待親人們歸來的那種複雜,焦慮的心情。

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典故出自漢代文人司馬相如和漢代美女才女卓文君的一段愛情佳話。(在此由於篇幅有限,就不多敘了。在這裏只說牛郎織女。因爲織女犯了天規,私自下凡與老實忠厚的牛郎約會。

玉皇大帝很生氣,每年七月初七,限織女在銀河鵲橋處,與牛郎只約會一次,所以牛郎在每年的七月七,帶上兩個孩子,會定期趕往銀河鵲橋處與織女約會。這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美的一段淒涼愛情佳話,至今還在傳頌。被世人所稱頌和讚揚。

望穿秋水是一個成語。形容對遠方親友的殷切盼望。

典故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