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怒火重案細思極恐的細節

心理 閱讀(2.4W)
怒火重案細思極恐的細節

在電影怒火重案中,最細思極恐的細節就是罪犯的前身也是警察,整個案件就是警察局的內部對抗,不是警匪對抗。

由此證明,警察內部的制度缺失,纔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怒火重案主要有以下六點細思極恐的細節:

1、阿敖臉上的傷疤。劇中是阿敖自己解釋說在監獄裏被曾經自己緝拿的罪犯造成的,沒有展開講。據傳,電影原本是有阿敖在監獄裏的片段,但因爲尺度太大棄用了。即使不拍出來,我們想象也能想象到他在獄中受了多麼大的苦,可以說能活着出來都很不容易。這種由身體上帶來的恨,難以名狀。

2、阿敖說自己殺了前未婚妻阿晴。排除劇情bug,究竟有沒有殺了,存疑。從對話中可以看出阿邦是認識阿晴的,可竟然不知道死了,阿邦還是警察,這很奇怪。而且就劇情表現出來的阿敖不像是會衝動殺人的人,如果阿晴真的死了,一定是說了什麼或者做了什麼。人情冷暖能救人也能殺人。

3、阿敖自殺在教堂瑪利亞雕像上。基督教是本片相當重要的一個“意象”,且香港有信奉基督教的基礎。我沒看錯的話(電影的鏡頭太快),教堂裏出現的是聖母瑪利亞石像。而聖母瑪利亞是耶穌的生母,常以懷抱耶穌的形象出現在藝術作品中。阿敖最後倒在了瑪利亞身上(懷裏),着實耐人尋味。也突出了一種宿命感和他認輸不認命的決絕。此外還有阿邦出庭作證時對上帝宣誓阿敖粵語版的臺詞說的是“誰連累大家,耶穌(國語老天爺)也不給面子。”

4、譚耀文飾演的角色。這是一個“灰色”人物(名字忘記了),就是邀請阿邦去飯局的人,也是向上司求情的人。他也從開始走到了最後,比起阿邦和阿敖,他更像是普通人。圓滑卻有底線,雖然這種人並不值得稱道,但這樣的很人可能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也證明了那句話“江湖從來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5、阿邦用水刑刑訊逼供。打死罪犯不是阿敖的主觀意圖,如果阿邦也失手溺死了猛鬼,劇情的走向又會如何這一行爲充分體現了阿邦和阿敖是一種人,情急之下都可能衝動。

6、飯局上纏繃帶的受害者和事不關己的富豪。哪有請受着傷的人吃飯的?喝酒吃飯不傷身體?明顯這是富豪做樣子給阿邦看——受害者欣然接受和解。有錢你就可以買通上下警隊的人員,甚至是“買通”受害者。幾年前綁架案的來龍去脈,電影沒說,被解救的富豪並不在意警察們,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於他而言幾個警察入獄沒什麼,且不排除綁架案是自導自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