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東漢滅亡的時間和標誌

心理 閱讀(2.26W)
東漢滅亡的時間和標誌

220年曹丕繼位,是東漢滅亡的標誌。

東漢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220年曹丕繼位,是東漢滅亡的標誌。不過自從189年董卓之亂以後,東漢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但是學術界認爲,東漢滅亡並不表示漢朝滅亡。因爲曹丕稱帝時,西蜀地區仍然以漢朝自居。沒過幾個月劉備稱帝,建立了蜀漢。263年,魏國滅蜀漢,標誌着整個漢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