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韜光養晦的出處

心理 閱讀(1.87W)
韜光養晦的出處

晉·劉昫《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羣居遊處,未嘗有言。”

後據此總結出成語“韜光養晦”。

成語寓意

“韜光養晦”啓示人們要堅忍、謙虛、謹慎、深藏,永遠沉下心、沉下意、沉下身段與弱勢的大多數在一起。提倡堅忍、謙遜與親民。要在行動和謀略上,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外在表現得低下、委屈、無能,使人對自己產生厭惡的感覺,放棄對自己的戒心。依靠這種“騙人”的假象減少外界的壓力,鬆懈對方的警惕,而自己則暗中準備,積極“備戰”,再瞄準時機,出奇制勝。許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韜晦的歷史。做個真正的智者,勝利終將屬於自己。

出處《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羣居遊處,未嘗有言。”歷史上最有名的有關“韜光養晦”的典故,則出自《三國演義》。其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騙城斬車胄”載:“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爲韜晦之計。關、張兩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兩人乃不復言。”一日,曹操擺下酒筵來試探劉備的野心,問劉備天下有哪些英雄,劉備列舉了當時叱吒風雲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