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傳統制磚的六大步驟

心理 閱讀(1.53W)
傳統制磚的六大步驟

一,準備好需要的材料: 1、硃紅色及褐色的廣告顏料(水彩顏料應該也可以,總之能上色就行,什麼便宜用什麼,在總成本里面顏料是大頭啊) 2、熟石膏粉。(石膏粉在很多裝修商店都有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買熟石膏粉,生石膏粉是不能澆水凝固的。生石膏粉是晶體狀,熟石膏粉是粉末狀。)

二,找一塊紙板,按照尺寸切割成同樣寬度和長度的長條(長條寬是要製作出的磚頭的高,長是磚頭的長),然後把長條疊加穿插成網裝的磚塊骨架

三,調顏色及加入石膏粉。步驟是先水,再顏色,後石膏粉。需要注意的是:1、顏色要比你希望成品的顏色要深一些,因爲石膏粉是白的,會淡化顏色調顏色的時候,紅和褐的比例大概是5:1這樣,否則太紅了就沒有磚土的氣息。2、加入石膏粉後不能一次加太多,要上一次的完全攪拌後再繼續加。石膏粉和水的比例大概是2:1,比例越大,石膏凝固的時間就越快

四,上料把第三步調製好的石膏塗抹在硬紙板骨架上,塗抹的厚度按實際情況而定,用刀片刮平表面但不要太平,表面要平而粗糙

取土。燒磚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這層土壤的顏色略深於地表土,它形成於大約八萬至十二萬年前。當時,地球氣候溫暖溼潤,豐富的生物作用使這時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燒製磚瓦的上佳材料。

2、 挖掘出來的粘土,在經過長達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積過程中,讓陽光照射、雪雨凍蝕,使其內部分解鬆化,再經過手工粉碎、過篩,只留下細密的純土。

3、 將純土加水滋潤,然後反覆和煉,或使牛力踩踏,使其變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煉大致要5到6遍,這一工序對最後磚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 將泥土翻填進木製的製坯模中,壓實後,用鐵線弓颳去多餘的泥,而成坯形。製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灑一層細沙,以防泥與地面粘連。

5、 脫模後的磚坯要放置背陽處陰乾,以防曝曬使磚壞出現裂紋和變形。

6、 待磚坯完全乾燥後(大約一至二個月),便入窯燒製,這個過程是整個制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一般的磚質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實度更高的濾漿磚則用麥草、松枝等慢慢緩燒。

7、 經十數天的燒製,坯體基本已被燒結,如這時慢慢熄火,外界空氣進入窯內,坯體冷卻後則顯現紅色,這就是我們常見的紅磚,青磚則要在窯內轉鏽,方法是在高溫燒結磚坯時,用泥土封住窯頂透氣孔,減少空氣進入,使窯內溫度轉入還原氣氛,這樣,坯體的紅色高階鐵氧化物被還原爲青灰色的低價鐵氧化物,爲了防止坯體內的低價鐵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窯頂上鐵飲水,使水遇高溫變成蒸氣,吸收窯內熱量,窯內坯體在這一冷卻的過程中繼續保持着還原氣氛,直到完全冷卻後出窯。由黃土變成的青磚的過程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