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七星劍是誰打造的

心理 閱讀(2.23W)
七星劍是誰打造的

太上老君

七星劍是明代古典神妖小說《西遊記》中的兵器,有兩把,原爲太上老君煉魔的寶劍。金角、銀角大王盜取法寶下界,佔山阻止唐僧師徒西行。七星劍即爲五件法寶之一(另四件爲:紫金紅葫蘆、羊脂玉淨瓶、幌金繩、芭蕉扇) 

中國近代譚嗣同也有用過七星劍,不過不知道真不真實

乾隆十三年(1748年),鄭義生在龍泉城鎮東前街設鋪鑄劍,用“灌鋼”法(熔化生鐵注熟鐵)制劍,所鑄之劍,鋼鋒很佳,只是沒有彈性。但很鋒利

1830年前後(清道光年間),龍泉廖太和劍鋪,在劍面上創造了鑿洞嵌銅技術。這時的嵌銅,只能嵌七星(北斗星座,標誌劍池七井),謂七星劍。

清咸豐五年(1855年),劍匠鄭義山第四代孫鄭三古繼承併發揚了廖太和的煉劍技術,在東街天妃宮門正式開設“千字號”劍鋪。他改用土鋼鍛造,沿用“水淬”方法,比用舊法所煉的寶劍堅硬鋒利。但劍面仍顯粗糙,並且容易折斷。

清咸豐八年(1858年)太平天國起義軍駐紮龍泉旬日,需補充大量刀劍作爲官兵武器,故“千字號”劍鋪,應接不暇。另外,千字號劍,不少還供佛像裝飾之用。

光緒初年,周國華、周國榮、周國貴三兄弟拜千字號劍鋪鄭文軒(鄭三古之子)爲師,滿師後,周國華在“千字號”劍鋪隔壁單獨開設了“萬字號”劍鋪。

光緒二十年(1894年),麗水碧湖的鐵匠高手沈庭璋遷到龍泉,在縣城西街開設“沈廣隆壬字號劍鋪”,向五子煥文、煥武、煥周、煥清和煥全悉心傳授鑄劍技藝,時稱“鑄劍之家沈氏文武周清全”。1915年2月20日到12月4日,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沈廣隆壬字號”所鑄的龍泉寶劍被列爲獲獎工藝品,蜚聲於世。

這段時期,匠人們開始試驗在劍鋒嵌入質量較好的建鋼(福建產的土鋼),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劍身的堅韌性,但還不能變曲,無柔性。造型方面,有普通單劍雙鋒(分長鋒、短鋒兩種),也有雌雄雙劍(雙劍共裝一個劍鞘)。裝潢方面,劍面刻圖鎏銅,即在劍面上先刻出圖案,再放上銅片,加熱後銅流入刻痕,則圖案鑲銅即成。不過只能鑲簡單的圖案花樣。

劍鞘包銅工藝,自姜元大(原籍溫州)銅店於1924年開始,鏤鑿雲勾、古文錢等花紋,同時在劍柄上掛色絛,寶劍外觀較過去美觀得多了。

1927年農曆正月初一日,某軍自閩入浙,經過龍泉,某營有個劉槍長(俗呼槍長,系槍械管理參謀一類人物)問沈廣隆劍鋪能不能用鋼鍛劍。他說:“熟鐵鍛劍可用水淬,純鋼不能用水淬,不然鬆脆易斷。”沈氏兄弟忙請他指教,他說:“槍內機柄、彈簧等小件機件我能淬,大件的卻不能”。又說,要想寶劍發青光,得用比劍身還硬的鋼在劍面上“養光”。沈家煥文、煥武、煥週三兄弟聽了,馬上着手試驗。

爾後幾個月裏,從無數次的失敗中得到教訓,最終試驗成功。過去熟鐵水淬容易變曲,土鋼水淬,極易斷裂。因此,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