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答李大臨學士書譯文

心理 閲讀(1.46W)
答李大臨學士書譯文

譯文:

我歐陽修再拜。人來了,承蒙你給我寫信,很是欣慰。來安那地方貧窮偏僻但有很多山林美景,又曾經有賢士君子謫居在那兒。我在滁州總共三年,有博士杜先生與我一塊,很是快樂,常常登臨高山面臨飛泉,只擔心它們會飛走。那之後調任廣陵,匆匆忙忙沒超過一年又調到潁州。在潁州有一年多,大概還較舒適,然而滁州的山林泉石的樂趣以及與杜先生在一起的日子,不曾有一天在心頭忘卻了。現在您在滁州,而為陳先生做事並一同生活。您是很懂得人生大道的人,原本就清楚做官不做官得志不得志的道理。能夠懂得這些而於內心沒有牽累,這樣之後才能享受山林泉石的樂趣。一定要與賢能的人一起,這樣之後登山臨水的時候才會感到快樂。

您所感受到的與我的感受一樣,只有那麼一丁點兒區別。我呢不太懂得人生大道,單單又遭遇了太多的憂患,牙齒鬆動頭髮蒼白,於是把閒居作為適當的事,這就是與您所不同的地方。不知道您所感受的快樂,惟恐那些失去,能不能與我相同呢更何況先生您學識淵博文才很高,應該在當今社會有所貢獻,不會像我一樣只眷念山水,這大概是與我不同的地方。收到陳先生所寄的兩幅圖,看上面所描繪的景物還歷歷在目,又想到兩位賢人一起遊玩的樣子,恨不得馬上就跟了過來。通過他人寄回信,草草的寫了。

原文:

修再拜。人至,辱書,甚慰。永陽窮僻而多山林之景,又嘗得賢士君子居焉。修在滁之三年,得博士杜君與處,甚樂,每登臨覽泉石之際,惟恐其去也。其後徙官廣陵,忽忽不逾歲而求潁。在潁逾年,差自適,然滁之山林泉石與杜君其樂者,未嘗輒一日忘於心也。今足下在滁,而事陳君與居。足下知道之明者,固能達於進退窮通之理。能達於此而無累於心,然後山林泉石可以樂。必與賢者共,然後登臨之際有以樂也。

足下所得之修之得者同,而有小異者。修不足以知道,獨其遭世憂患多,齒髮衰,因得閒處而為宜爾,此為與足下異也。不知足下之樂,惟恐其去,能與修同否況足下學至文高,宜有所施於當世,不得若某之戀戀,此其與某異也。得陳君所寄二圖,覽其景物之宛然,復思二賢相與之樂,恨不得追逐於其間。因人還,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