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中華’與‘華夏’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心理 閱讀(1.27W)
‘中華’與‘華夏’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華夏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左傳·定公十年》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書經》曰:“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

《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可見,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爲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爲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

“華夏”所指即爲中原諸侯國民,也是有漢朝以前對漢族先民的稱謂。也可代指漢族,如:明朝葉盛《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弔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於華夏矣。”

郁達夫

《滿江紅·閩于山戚繼光祠題壁》詞:“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欠歇。

“華夏”也指華夏族所居住的我國中原地區,後復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遂又爲我國的古稱。《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中上游的黃帝族和炎帝族,後來這兩部落的聯盟在戰勝蚩尤後進入中原。華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統治。隨後有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簡稱“夏”。

中華

“中華”一詞,源遠流長,寓意頗深。追溯起來,它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爲華夏族羣(漢族的前身)。因此,“中華”是一個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偉大實體,寓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美好心願。

《辭海》:我國者時多就黃河流域建都,因稱其曰中華。中者,言居四方之中華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華美也。其後,疆域日廣,凡其所屬,皆稱中華,亦稱中國。後來,中華逐漸成爲我國的稱號。

《現代漢語詞典》:古代稱黃河流域一帶爲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來,經過中華民族的不斷融合,“中華”也就借指“中國”了。

在悠悠的歷史中,“中華”歷經不斷髮展,屹立於世界之林,成爲今天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傳承着具有悠久歷史而又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與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