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矛盾

心理 閱讀(5.34K)
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矛盾

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爲,使用價值是由具體勞動創造回的,並且具有質的不可比較性。比如人們不能說橡膠和香蕉哪一個使用價值更多。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價值一起,構成了商品二重性。

供給提供效用,需求提供 (對商品價值的) 意見,所以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矛盾又可歸結爲效用和意見的矛盾。這是由自由的購買者和自由的生產者的意志造成的。

這對矛盾的統一體就是“構成價值”。換言之,凡是產品能在交換時得到社會承認,被列入社會財富之內,它就成爲“構成價值”,如果它不爲社會所承認,便是“非價值”。

正確揭示商品二因素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的重要貢獻。

商品既具有使用價值,也具有價值,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

所謂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也就是商品滿足人的不同需要的性質。而價值則是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之間進行等價交換的內在依據,所以價值其實是商品的交換價值。不同生產條件下的具體勞動,創造了商品各不相同的使用價值,以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要。

而人類勞動具有共同本質,就是在勞動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體力和腦力。這種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凝結在商品當中,形成商品的價值。成爲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內在依據。

商品是價值和交換價值是對立統一體:統一性表現在,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一個物品的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價值,也不會成爲商品,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若一個物品僅有實用價值而沒有價值也不能成爲商品對立表現爲,一個人不能同時擁有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即擁有使用價值必須讓渡價值,擁有價值必須讓渡價值。

這就是他們的矛盾,這說明了商品生產的目的不是爲了擁有使用價值,而是爲了獲得價值,這個矛盾解決的關鍵是商品順利透過交換。貨幣產生後,這種一般等價物使商品的這對內在的矛盾外化爲商品和貨幣的對立,但是貨幣產生後,並沒有消除和解決商品的這對矛盾,而是進一步激化和發展了這對矛盾:商品和貨幣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獨立存在,更重的是買賣脫節,加劇了矛盾的兩者的分離。

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係: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即兩種商品能進行交換的根據是這兩種商品都含有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只是量的大小不同,這種來那個的不同決定了他們在交換過程中的比例——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不僅表現在交換的過程中也表現在交換的結果上,因爲價值規律也是以商品的價值爲基礎進行等價交換的。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係:由交換價值的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交換價值和實用價值的關係——即交換價值在形式上是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的商品的交換,也可以說,它也是商品內部矛盾外在表現統一體:內容是價值量的交換,形式是使用價值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