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漢族發源地

心理 閱讀(3.19W)
漢族發源地

漢族的發源地在中原地區。

漢族,是上古傳說炎帝(或神農氏)與黃帝(或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是在中國及海外華人佔多數優勢的民族。

在歷史上,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爲,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於漢朝形成自稱爲漢人的“文化共同體”。漢族別稱“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

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爲這一族羣的正式名稱。“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爲“漢族”的代稱或另稱,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

漢族的老祖宗炎黃二帝應該在黃河下游流域活動,黃帝堎在陝西,黃帝大將風后死後葬在山西河南交界處黃河渡口風堎渡。所以漢族發源地是黃河中下游流域。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爲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爲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爲活動地區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爲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爲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爲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爲是黃帝的子孫 。

2.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

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

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3.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爲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爲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4.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

5.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