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人的三觀指哪三觀

心理 閱讀(2.7W)
人的三觀指哪三觀

三觀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1、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對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它決定着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着人們行爲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2、價值觀:

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3、世界觀:

世界觀是指處在什麼樣的位置、用什麼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事物,它是人對事物的判斷的反應。它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所謂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中價值觀尤爲重要,並且討論較多。

比較官方的解釋:

1、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2、人生觀: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

3、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世界觀

一、對於世界的認識或者認知:

在我們傳統文化以及神話當中有盤古開天闢地,認爲世界是這樣來的。

古時我們認爲地球是平的。

在宗教影響下,古人認爲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神控制着,認爲君權神授。

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廣袤宇宙當中一個小小的星球而已。

二、對世界的態度或者世界將來的態度或者看法。

有積極樂觀也有消極悲觀,古人說的杞人憂天就是消極悲觀。

又如人們經常討論世界末日,這是對世界的未來擔憂世界的未來也是人類的未來。

有人認爲世界是美好的,有人認爲世界是罪惡的

我們當中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世上還是好人多。

人生觀

我國佛教文化中有輪迴轉世的說法,認爲人的這一世是上一世的延續,這一說法非常有羣衆基礎。

西方宗教裏有的認爲人活着是爲了受罪,爲了贖罪。

【人生的意義什麼,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大家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爲了及時行樂,享受人生、生活的樂趣,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

爲了社會的進步,科學的進步,人類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貢獻。

還是僅僅爲了傳宗接代,爲了振興家族。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比如馬斯克選擇改變世界,與此同時,有的人只是買豪宅豪車等名貴物品,很不一樣的選擇。

而大多數人只是活着,忙着活着,根本沒有也不會想自己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自己活着是爲了什麼,大多數人只是按部就班地活着,看到別人追求自己也追求什麼,看到別人追求房子,自己拼命買房子,看到別人買車自己也買車。

或許直到生命最後時刻也不會想這個問題,糊里糊塗過完這一生,或許直到生命最後時刻纔會想我這一生活着到底爲了什麼,有什麼意義,如果這個時候,你覺得你的人生應該這樣或者那樣的時候,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人的一生當然是意義的,世上所有生物的人生都有其意義,但問題是大家是否有想過這個問題並作出自己的選擇:我的人生該是怎麼樣的。實際情況下,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大家只是被告知如何活着,從出生開始,人生路線已經規劃好,結婚生子,養育子女,生老病死,人們按部就班過完一生,根本沒有想過,何談什麼人生觀。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萬物存在皆有其意義,只是希望這個意義是好的。

價值觀

【你追求什麼你更看重什麼】

道德、尊嚴、親情愛情友情、法律、公序良知、金錢權利、名望、快樂,興趣等等

以上這些選項,如果按重要程度,你是如何將它們排序,由此便可以知道你的價值觀什麼,也能知道別人的價值觀是什麼

比如有人笑貧不笑娼,這是將金錢置於公序良知、尊嚴、道德和法律前面

有人拜金,有人愛慕虛榮

有人不爲五斗米折腰

有人選擇貪贓枉法

有人堅守正義和法律

有人爲金錢捨身,有人爲國家和信仰獻身有人爲世界和平奉獻

有人自私自利,有人無私奉獻

有人喜歡佔小便宜,有人拾金不昧

有人說尊嚴能當飯吃嗎

有人爲了金錢,拋棄愛情,放棄友情,不顧親情

有人爲了金錢權利違反法律,傷害他人

有人爲了金錢地位,不要尊嚴道德

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所言所行也能自己和別人的價值觀。

例如有人向別人借了錢不還。

有人爲了工作升職加薪出賣尊嚴和肉體。

有的人一生都要追求一套房。

有的人選擇享受生活,不在乎別人比自己更有錢。

※在面對相同情景時的不同反應也能說明人的價值觀。

比如在闖紅燈時,有人堅決反對,有人覺得無所謂,甚至認爲別人不闖紅燈是沒有膽量的行爲,嘲笑這種行爲,自然這種人選擇相處的人也必然是闖紅燈的人,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正是這個道理。

比如在排隊時,有人選擇尊重秩序,有人則選擇插隊,並在插隊成功後還洋洋得意,鄙視正常排隊的人。有人認爲插隊是一種有膽量的行爲,有能力的行爲,反之認爲不插隊是因爲不敢,是沒有膽量沒有能力的行爲,這一想法在當今社會中有很大市場。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被慫恿做這類事情,而當事人又因爲面子等原因做這類事情。

比如在有些公司裏面有所謂狼性文化,通俗點來說就是不達目的不擇手段不罷休的文化。當然人們所說的狼性文化,在大衆當中肯定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或者定義說明白點,狼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呢,無非就是團隊合作以及等級制度,這兩個東西提升了執行率和成功率,等級制度其實我們不缺,根本不用跟狼學,但爲什麼在狼當中可以達到很好效果,在人類就不行呢,很簡單,因爲人類不是動物,不是狼。

由此,便可知您的價值觀!以上例子或許可以找到大多數人的價值追求,即價值觀。

※三觀有沒有對錯呢,當然有,只要是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公序良知,會影響傷害他人的三觀當然是錯的。

很顯然,按照這個標準,很多人的價值觀是不對的,所以纔會有“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種廣爲流傳的說法,這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我們嘴巴上常說的三觀正不正,是要在對的三觀前提下來討論的。

我們所說的正的三觀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對人、對世界、對社會都是美好的。

有人覺得自己努力賺錢纔是三觀正,是正確的價值觀,認爲有人去追求大自然,去探索世界是不對的價值觀,是不務正業。這就是三觀不合,如果這兩種價值觀結合,必然是有很多爭吵的。追求金錢和追求大自然、探索世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不傷害影響他人,我們都應該尊重他人的選擇。

※三觀的形成和確立。

人類不是機器,只要輸入特定的程序命令就可以完成特定的任務。人類是有情感並且非常情緒化的動物,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影響自己對外界、對人、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三觀。

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成長環境在大家成長中決定我們的三觀。

家庭環境中你的父母以及你的家庭狀況會影響你,社會環境中社會風氣會影響你。

比如一個人從小生活貧苦,或許他的價值觀是圍繞金錢。

比如一個人從小被人欺負,家族被人欺負,或許他的價值觀是圍繞權利和地位。

比如社會風氣是圍繞金錢利益,那麼處在這個社會環境的人們,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在同一家庭、社會成長環境下,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形成,因爲人是情感類動物,價值觀不單單被物質地位影響,也與人的心理活動有關,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經歷的事情都有差異,價值觀自然也會有差異。

三觀的建立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家庭環境中家長正確引導,但首先需要父母本身價值觀是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也需要積極的導向,個人心理活動的自我調整也很重要。

事實上,大家都忙着生活,忙着活着,根本不會思考價值觀是什麼,三觀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三觀是什麼,只是在活着,按部就班活着,看別人怎麼活着自己也怎麼活着,別人告訴自己該怎麼活自己就怎麼活,大家都活得很累,活得不開心。

我們要知道一點,任何時候我們都有選擇,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您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得要思考,然後做出選擇。

或許,當你看到這篇文字後,你是否可以用閒暇時間想想這些問題,這應該不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好,但似乎也沒什麼損失。

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是指人們看待世界的基本觀點和看法。

人生觀,是指人們對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根本觀點。

價值觀,是指人們看待事物、分辨是非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