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蠶絲怎麼做成絲綢

心理 閱讀(2.82W)
蠶絲怎麼做成絲綢

第一步:繅(sao)絲

我國原始的繅絲辦法是將蠶繭浸泡在人水中加熱,再用木棍進行攪拌,傳說嫘祖的侍女發現蠶繭的時候以爲是野果,但怎麼咬都咬不動,此時路過的一位叫共鼓的大臣提醒用水煮一下,但是用水煮過的蠶繭仍然無法咬動,其中的一位侍女着急邊用木木棍在瓦罐裏攪動,將木棍拽出來來時發現木棍上多了許多像頭髮那樣的白絲

第二步:織造

生絲經過加工之後被分成經線和緯線,按照一定的規律相交成絲織品,值得注意的是生織和熟織的差別,生絲是指經線和緯線都不經過染煉便織成的坯綢,織成後再進行染色,耗時較少,而熟織是實現將經線和緯線染好色之後再進行織作,成品後不需要再染色。

第三步:染整

這一步相對複雜,包括精煉、漂白、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等,不得不說的是現代的工藝與古代差別不大,但古代是純手工,現代多被機器所代替,但始終傳承的是古代的工藝,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絲綢的製作聽起來很複雜,但我國民間仍有傳承古老絲綢手工製作的方法,儘管有些叫法不同,結果卻是大同小異!

一、烘乾

蠶從孵化到做繭成蛹,需要餵養30多天,蠶蛹是可以食用的。蛹在蠶繭中慢慢會蛻變成蛾會破壞掉蠶繭,這會影響蠶絲的品質和後期加工,一般採用烘乾的方法防止蠶繭變蛾或變質,以確保製成最優質的蠶絲。

二、煮繭

將烘乾的蠶繭放入水中煮透,一般水沸後煮15-40分鐘即可。可適當放點鹼,煮繭放入鹼是爲了使原來結構緊密的蠶繭變得疏鬆,便於繅絲。繅絲以後會用清水徹底洗淨,這是幾百年以來一直沿用至今的工藝,是綠色安全的,所以不用擔心製作的蠶絲影響健康

三、繅絲

將煮好的蠶繭放入裝滿清水的大盆中,用手撕開蠶繭,取出蠶蛹,將蠶繭撕成一個小帽形狀的繭帽。把繭帽套在半圓形的竹弓上撐開,將幾百個繭帽套上去後,就形成一個大的絲兜,整個過程要求受力均勻。

四、晾乾

做好的絲兜,甩幹後,晾於陰涼通風的地方,乾透後,就是桑蠶絲的原材料了。優質桑蠶絲一般要求原材料雜質少,纖維長,色澤自然白淨,厚薄均勻,有天然的蠶香和盈潤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