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個人品德的形式

心理 閱讀(2.05W)
個人品德的形式

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是成爲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會公德發揮着維護現實的穩定、公道、揚善懲惡的功能,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起着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

社會公德的這種作用體現在肯定、維護和促進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爲。

個人品德,即個人的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爲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 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範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爲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則是個體社會行爲的內部調節機制。 品德修養是一個人的第二身份證,雖然生活中以貌取人的還是有的,但是一個人的品德修養纔是他真正的形象。

做到有品德、有修養,首先需要禮貌。俗話說禮貌是修養的外衣,如果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能夠優雅大方,那麼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則是美好的,並且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重學是實現自我修養的首要途徑。重學的程度越高,修養的質量就越好,對自我修養的實踐就越有益。重學,簡單講就是對學習的重視和自覺。

一是知之,這是克服愚昧、求得知識的行爲過程

二是好之,這是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的學習行爲,其外在表現是安貧樂道,篤志好學,學而不厭,虛懷若谷,隨地從師,躬行實踐,遷善改過

三是樂之,這是學習境界的頂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審美體驗,是自身人格世界向“善”的昇華,是在對“真”的發現與領悟中產生的愉悅,它是建立在全部心理活動基礎之上的對學習的快樂與滿足,使人進入一種自強不息、欲罷不能、學道相融、渾然而一的境界。

重學,就是要加強對這三種境界的理解和遵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奠定自己學識和修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