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憤青的表現

心理 閱讀(5.74K)
憤青的表現

憤青是一種時代產物,也是很複雜的社會現象。

“憤青”一詞的詞義應當定性爲奮鬥的青年。一種向上的奮鬥激情,不畏強暴,勇往直前,敢於與社會不良的現象作鬥爭。

憤青的表現:思維的情緒化、非理性化、簡單化,容易衝動,容易被激怒,喜歡謾罵,不喜思辨,不善於推理論證。

憤青,憤是憤怒,對很多事情都不滿意,持消極反對意見,青就是青年,年輕人,血氣方剛,這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是憤怒的青年,表現就是對任何事情,他都抱有否定的態度,並且言行中表現的很不能容忍,恨不得去之而後快,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別人的都不對。

憤青,全稱“憤怒青年”,顧名思義,是指思想偏激、情緒化,有極端言論和行動的青年。它是在1990年代中後期成爲流行詞的,但其實“憤青”現象在歷史上早已存在。

憤青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思維的情緒化、非理性化、簡單化。“憤青”容易衝動,容易被激怒,喜歡謾罵,不喜思辨,不善於推理論證。

二是輕言戰爭。主張採取極端措施,甚至主張以暴力改變社會。

三是拒絕妥協。對外交往一味主張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