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2011年曆史課程標準

心理 閱讀(2.28W)
2011年曆史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第三部分 課程內容

一、中國古代史

二、中國近代史

三、中國現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現代史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開發與資源利用建議

第一部分 前言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時代賦予中國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是時代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要求。這對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歷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着重要的作用。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學生透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一、課程性質

歷史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的歷史課程在基礎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 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該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基礎性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以普及歷史常識爲主,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爲學生進一步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

人文性 以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正確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提高人文素養,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綜合性 注重人類歷史不同領域發展的關聯性,注重歷史與現實的關係,使學生逐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