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容

心理 閱讀(1.79W)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容

所謂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及其執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其基本內容就是現代產業體系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結合,其基本目標就是透過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經濟的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內容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1)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四降一升”,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和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2)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和綜合國力的基礎,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

(3)在今後一個時期,要積極彌補實體經濟中的“短板”,着力解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三方面問題。

2、提升創新地位,使其成爲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

(1)與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相比,實現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是創新引領經濟作用的直接體現。

(2)推動創新成爲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政府的任務:

①加大對科技研究的投資和支援力度,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最大化其“外溢效應”。

②透過財稅、投資、價格等政策來扶持創新產業,促進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

③透過放寬政策和高效監管來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④持續增加教育和科技事業投入。

3、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1)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2)改革成爲下一階段鄉村振興的動力所在。

(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4、區域協調發展,優化我國經濟空間佈局。

(1)從政策層面來說,要用好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西部地區的差別化政策,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在全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2)從資源稟賦層面來說,要充分發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並增強市場經濟意識,做好對重點地區的產業承接。

5、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爲重點。

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現代產權制度要求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完善產權制度以及依法保護產權仍是改革的重點。

我國生產要素尚未完全實現市場化配置,行政壟斷、要素准入限制、要素價格扭曲等問題在部分行業不同程度存在,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醫療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實現對重要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

6、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首先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其次,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爲重點和契機,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和經貿往來。

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的內容:

1、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

2、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

3、要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4、要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強區域優勢互補,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5、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6、要建設多元平衡、安髙效的面開放體系,發展更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着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效益方向轉變。

7、要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