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明代北京城面積

心理 閱讀(1.29W)
明代北京城面積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內城)東西寬爲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爲五千三百一十米,面積爲三千五百四十萬平方米。明自正統以後,北方邊警頻傳,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俘獲了明正統帝,北京震動。至明嘉靖年間,蒙古俺答部又屢次入侵,明廷遂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決計修築北京外城。

原計劃四面都建外城,總長七十餘里,但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完南面部分十三裏左右後,就因人力、財力困難而停工,北京就由初建時的矩形發展成在南面建有外城的凸字形平面。

南外城東西寬約七千九百米,南北深約三千二百米,南面三門,東、西面各開一門,北面兩門。由三條南北向街與一條東西向的大街垂直相交,形成幹道網。建外城後,北京的城市中軸線向南延伸至永定門,長度增至七千六百米,城區面積也增至六千二百五十萬平方米。

南外城原爲關廂,西側曾是元代由南城(金中都)到大都的通道,形成幾條由西南向東北走向的斜街,只有西側靠近前門大街的部分,因爲明初官府在這裏修建了若干排稱爲“廊房”的出租房屋。

明代北京城面積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內城)東西寬爲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爲五千三百一十米,面積爲三千五百四十萬平方米。城南面三門,東、西、北各兩門,共有九門。

它的城市幹道和衚衕基本沿元大都之舊,因南北向的城門不相對,城內沒有南北貫穿的街道,東西向的城門雖相對,卻受積水潭與皇城阻隔,也未能形成橫貫全城的街道,各城門內的大道的盡端大都是丁字街,成爲北京城市幹道的特點。

明代北京城面積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內城)東西寬爲6670米,南北深爲5310米,面積爲3540萬平方米。後建外城,城區面積增加到6250萬公方米。 城內共有九個門:城南面三個門(崇文門,前門,宣武門),東面兩個門(東直門,朝陽門)、西面兩個門(西直門,阜成門)、北面兩個門(安定門,德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