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怎樣在攝影中表現景物的立體感

心理 閱讀(3.04W)
怎樣在攝影中表現景物的立體感

攝影是一種平面造型藝術,只表現長寬兩度空間,容易形成畫面呆板,要便畫面表現有生氣,必須運用攝影技巧,使景物的立體形象在畫面上表現出來。

常用的方法有:

A. 調整拍攝位置表現景物的立體感 。從正面拍攝時,看不到景物深度,立體感不強。從側面拍攝時,可以表現景物的正側兩面,立體感強。

B. 調整拍攝距離表現景物的立體感 。拍攝距離近時,畫面上的景物遠小近大的對比強烈,空間感立體感強。拍攝距離遠時,前後景物大小對比弱,空間感立體感會減弱。

C. 調整拍攝角度表現立體感 。高角度拍攝時,鏡頭攝取範圍廣,畫面上包括景物多,則近大遠小,使畫面立體感增強。低角度拍攝時,前景高大突出,後景相對縮小或被遮住,對比不顯著,立體效果也會減弱。

D. 調整影調對比表現立體感 。影調缺少變化時,感覺會平淡。影調反差大時,立體感就突出。被攝主體影調明亮時,背景深暗,立體感就強。主體深暗,背景明亮也會增加立體感。順光照射時,被攝對象獲得相等的照明,就缺乏立體感。逆光或側光照射時,會出現鮮明的輪廓線條,立體感就增強。

E. 調整光圈大小表現主體感 。光圈小時,景深範圍大,使得遠近不一的景物都十分清晰,照片就缺乏立體感。如果光圈適當開大,控制景深範圍,使主體物的輪廓細節清晰,而背景遠景虛糊,就有助於表現景物的立體感。

F. 調整焦距鏡頭表現景物立體感 。使用短焦距鏡頭時,畫面包括了前景也包括了廣闊的後景,形成了強烈的影像大小對比,立體感就會強烈。使用長焦距鏡頭時,壓縮了前後景之間的距離,畫面不能形成強烈對比,就會失去立體感。

G. 使用不同的濾光鏡表現景物立體感 。不同的濾光鏡可以增強或減弱透視效果。如藍濾光鏡可以加速透視感,有助於形成立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