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史記中體現仁義的人物

心理 閱讀(2.47W)
史記中體現仁義的人物

求仁得仁之伯夷。

伯夷爲商末孤竹君的長子,姓墨胎氏,名允,字公信,諡夷,後人稱之爲伯夷。太史公借用孔子的話對他評價,說他“求仁得仁” ,死得其所。 有人認爲伯夷是失敗的,說他賢讓國卻最後落得個餓死的下場。仁:苻堅,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堅,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氐族,略陽臨渭人,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惠武帝苻洪之孫、丞相苻雄之子。

堯,作爲上古時代的3皇5帝之一,被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大篇幅所寫的仁義的典範,儒家學者標榜美化的人物。

司馬遷《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中記載:“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