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廣東何姓起源

心理 閱讀(5.34K)
廣東何姓起源

1、北街何氏

何氏世居南雄保昌沙水,宋祟寧(1102―1106年)間,何宏爲四會令,攝東莞縣令,卒於官。子孫居莞城北街,所謂“北街何”是也(據《琴軒集・寶安何氏族譜序》)。

2、大汾何氏

原籍四川資州仙井鄉。宋政和五年(1115年)狀元何慄即其族。何慄孫九繼遷南雄,其子東起遷莞城壕籬貝,至四世何佐遷大汾(據《何氏家譜》)。

3、員頭山何氏

何氏祖居南雄,歷十世。何氏嗣祖遷東莞城西柵口,復遷員頭山(今茶山黃屋、劉屋二鄉)。明初封東莞伯的何真,爲入莞後第五代孫(《東莞茶山何屋村何氏族譜》)。

4、赤岡何氏

其先世南雄沙水人,南宋初何行遷赤岡(今虎門鎮赤岡鄉)(明陳璉《琴軒集・何氏族譜序》)。

廣東何姓起源

出自姬姓,爲周文王之後。相傳黃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孫,因居於姬水之濱,故而改爲姬姓,其後裔后稷被周人尊爲始祖。後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爲秦所滅,子孫避難逃亡到江淮一帶,當地人因"韓"、"何"音不分,後誤寫爲何,子孫沿用。

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爲"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

出自冒姓或賜姓。如漢時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鮮卑複姓賀拔氏爲單姓何氏。五代吐谷渾亦有何氏,吐谷渾亦作吐渾,爲鮮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入明,被朝廷賜姓何氏,其後也有以何爲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