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濱州十大名人是誰

心理 閱讀(5.32K)
濱州十大名人是誰

1、高崇文

高崇文(746年—809年11月6日 ),字崇文,幽州(今北京一帶)人,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乃山東名門渤海高氏。唐代名將。

2、展子虔

展子虔(550—604年),渤海(今山東陽信)人。他是現在唯一有畫跡可考的隋代著名的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着重要位置。

3、谷中虛

谷中虛,字子聲,別號岱宗,海豐縣城南門裏(今無棣縣城裏村)人。谷中虛一生宦遊南北,在河北、山西、浙江等地都做過官,他秉公執法、直言敢諫、捍衛疆土,朝野上下皆有好評,最終官至兵部左侍郎,代理尚書。

4、伏生

伏生(生卒年不詳),名勝,濟南(今山東鄒平)人。今文《尚書》的創始者、西漢經學大師。

伏勝相傳爲孔子弟子宓子賤的後人(古代宓與伏通)。相傳伏勝從十歲起就攻讀《尚書》,“以繩繞腰領,一讀一結,十尋(八尺爲尋)之繩,皆成結矣”。(段成式《酉陽雜俎》)。

5、董永

董永,漢代千乘(今博興陳戶鎮)人,爲著名孝子。董永自幼喪母,與其父相依爲命。後其父年邁病重,行動不便,董永恪盡孝道。每去田間勞作,總是以車載父,一邊侍奉父親,一邊耕作。父親病故,黃永自賣其身,貸錢1萬,葬埋父親,因此孝名遠揚。其孝行歷代廣爲傳誦,奉董永爲孝子楷模,列爲“二十四”孝之一。在山東省嘉祥縣出土的武飼墓漢畫像石上,就生動地刻載了董永“鹿車載父”、“肆力田畝”、“象耕鳥耘”的故事。該畫像石上所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是爲“董永實有其人,故里山東博興”的鐵證。

6、衛融

衛融,字明遠,五代時博興縣人。後晉天福初年考中進土,任南樂主簿,繼任齊州。 值州從事,又調任忠武軍掌書記。天福十二年(947年)劉知遠建立後漢,衛融被任爲太原觀察度支使。後漢乾傷四年(951年)劉崇建立北漢,授衛融爲翰林學土。乾傷七年(954年)劉崇死,其子劉鈞即位。

7、唐賽兒

唐賽兒,知名於明成祖永樂年間。濟南府蒲臺縣(今山東濱縣)人。明初著名農民起義女領袖。她借白蓮教發動羣衆,聚衆數千人揭竿而起,並發展到2萬多人,打擊了明王朝的封建統治,使全國爲之震動。

8、李之儀

李之儀(—1117年),字端淑。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縣)人。北宋詞人。

李之儀,宋神宗時進士,哲宗元祐初爲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年,於定州參加蘇軾幕府。二人詩詞唱和,相互切磋,深受蘇軾推許,曾在詩中把他比作唐代的孟浩然(見《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叔詩百餘首,談至夜半,書其後》)。由於二人關係親密,在蘇軾遭貶後,元符中御史石豫參其曾與蘇軾幕府,因而罷官,以致“一生坎坷,晚節益牢落”。(蘇軾《與李之儀》)徽宗崇寧初年,提舉河東常平,後得罪權貴蔡京,生爲範純仁遺表作行狀,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後遇赦復官,徙唐州,終官朝請大夫。晚年卜居當塗,自號姑溪老農。

9、孫皇后

女,今鄒平縣人,生年不詳。明成祖時以幼年賢女選入宮中,由皇后撫育。1426年(明宣德元年),宣宗即帝位,封胡氏爲皇后,以孫氏爲貴妃。按照舊例,賜皇后金寶金冊,僅賜貴妃金冊。但宣宗寵愛孫氏,數次請求皇太后破除舊例,也賜孫氏金寶金冊。我國曆史上,貴妃有金寶與皇后同等待遇自孫氏開始。胡氏與孫氏均未生育,孫氏爲加強自己的地位,陰取宮人子爲己子,被立爲太子,即後之英宗,皇后胡氏因而被廢。1428年(明宣德三年),孫氏被立爲皇后。1436年(明正統元年)英宗即帝位,尊孫氏爲皇太后。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瓦剌貴族也先率兵攻打明朝,宦官王振挾皇帝親征,兵敗英宗被俘,京師震動。

10、東方朔

東方朔(約公元前161—前87年),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陵縣神頭)人。西漢著名文學家。與司馬相如同時,以辭賦著稱。

9月12日,濱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公佈濱州十大歷史文化名人,按年代排序,分別爲:

1、孫武,2、伏生,3、東方朔,4、董永,5、蔣少遊,6、展子虔7、范仲淹8、杜受田,9、吳式芬,10、遊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