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各類桂花的名稱

心理 閱讀(1.84W)
各類桂花的名稱

桂花的別名有巖桂、木犀、九里香、金粟。桂花是中國木犀屬衆多樹木的習稱,代表物種木犀,又名巖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

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有很多別稱:因爲葉子像圭而稱“桂”紋理如犀,又叫木犀其清雅高潔,香飄四溢,被稱爲“仙友”桂花又被稱爲“仙樹”、“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長在巖嶺上,也叫“巖桂”桂花開花時濃香致遠,其香氣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可盪滌,濃可致遠,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稱黃花細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爲“仙客”花開於秋,舊說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稱“西香”或“秋香”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擴展資料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

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

《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

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

《呂氏春秋》中盛讚:“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

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就受人喜愛。

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爲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併成爲美好事物的象徵。

《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羣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

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當時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爲林,間無雜樹。”

南京爲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

《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爲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藥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爲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釐米,樹冠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

唐代文人引種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

柳宗元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栽植零陵。

白居易曾爲杭州、蘇州刺史,他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

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紅桂,鐘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紅桂,先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此時園苑寺院種植桂花,已較普遍。 桂花的神話傳說不斷出現,尤其是唐代小說中的吳剛伐桂的故事,更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

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

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纔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毛澤東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於這一典故。 唐宋以後,桂花已被廣泛用於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爲“天香”。李白在《詠桂》詩中則有“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託,何惜植君園”。表明詩人要植桂園中,既可時時觀賞,又可時時自勉。這種需要,導致園中栽培桂花日漸普遍。如宋朝梅堯臣《臨軒桂》:“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歐陽修《謝人寄雙桂樹子》中“曉露秋暉浮,清陰藥欄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詩人庭院中的芍藥欄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階桂影秋綽約”說明在玉色的臺階前植桂。元代倪瓚《桂花》詩中“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桂花的民間栽培始於宋代,昌盛於明初。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桂花產區均在此間形成。中國桂花於1771年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此後在英國迅速發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國家生長爲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