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龍井炒茶的溫度一般是多少

心理 閱讀(7.83K)
龍井炒茶的溫度一般是多少

龍井茶加工分鮮葉攤放――殺青――回潮――輝鍋等四個工序,其中攤放是前提,青鍋是基礎,輝鍋是重點。

鮮葉攤放:採下的鮮葉應及時攤在篾墊或竹匾上,厚2―3cm左右,攤放時間爲8―12小時,不同等級、不同品種,雨水葉、上下午葉應分別攤放,分別付制。

青鍋:投葉量:高檔鮮葉每鍋投葉量100―150克,中檔150―200克,低檔200―300克。

鍋溫:青鍋溫度120―200℃,掌握先高後低的原則,一般高檔鮮葉青鍋溫度低一些。

炒制方法:當鍋溫度達到要求時,抹少許製茶專用油,潤滑鍋壁,然後投入適量攤青葉。先用輕抓、鬆抖、輕搭手法炒3分鐘,當茶葉萎癟變軟時,鍋溫有所降低,同時手中茶葉要少抖落,要抖齊,並轉用搭和託的手法,開始時要輕,然後逐漸加重。經6―7分鐘,茶葉色澤由青轉綠、莖癟、葉綿軟、挺直、互不粘結,在搭的同時,增加捺的手法,炒3―4分鐘,當茶葉散得開,茶條扁平挺直,色澤呈現黃綠或嫩綠,約7成幹後即可起鍋。

回潮:使二青葉的芽、葉、莖各部分的水分重新均勻分佈,以便繼續散失水分,減少輝鍋過程中的芽葉斷碎,有利於成品茶色澤、幹度一致,“回潮”一般1―2小時。

輝鍋:投葉量一般爲兩鍋二青葉,即高檔茶150克,中檔茶200―250克。

鍋溫:80―120℃,高檔茶鍋溫低一點,中低檔茶鍋溫高一點。

炒制方法:當鍋度達到要求時,抹少許製茶專用油,潤滑鍋壁,投入“回潮”過的二青葉,手法以搭、託、抖爲主,並加理條。炒3―4分鐘後,手感茶葉由幹變潮,這時多加抖散,以散失水分,並逐漸轉入搭、捺爲主的手法。再炒3―4分鐘後,手感茶葉燙熱,適當加大力度。當茶葉之間互不粘貼,則轉入以抓、推、甩爲主的手法。炒5―6分鐘後,茶身漸呈灰白、茸毛顯露,這時可略提高鍋溫,並轉用抓、推、磨手法。約炒3分鐘,茸毛起球脫落,此時要“握住”茶葉,儘量不讓茶葉跑出手外,再經輕輕磨炒2分鐘,茶不湯手,一折可斷時,就可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