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人好嗎

心理 閱讀(9.55K)
寧爲玉碎 不爲瓦全的人好嗎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是每個人做人做事一種態度,這樣付出代價,也不讓對手或者敵手達到目的,精神可嘉。

但這樣玉碎了,有時付出代價太大,甚至流血重傷,性命攸關,或者財產方面損失巨大。

玉碎了,也不退讓半步,先瓦全一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魚死網破,是一種血性,生死關頭,要敢拼。

但平時碰到問題,與人發生矛盾,要冷靜分析,權衡利弊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人好嗎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這句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爲了保全做人的氣節,可以棄生命於不顧。

孟子說過:"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於生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亦我所惡也,所惡有甚於死者,故不爲苟得也。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也是在說,生命雖然可貴,但爲了更加高尚的氣節大義,寧肯不避禍患,捨棄生命,也絕不苟且偷生。

這層意思後來也演變爲另外一句成語:取義成仁(捨身取義,殺身成仁)。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確實是一種值得弘揚,令人欽敬的高貴品德。

它顯示出的是不願與現實妥協的一種決絕的,剛烈而又驕傲的做人骨氣和精神。

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楚國的權勢貴族所排擠,愛國抱負無以施展,卻又不願同流合污,而遭放逐,最後滿懷憂憤自沉於汨羅江。

楚霸王項羽,兵敗烏江,自愧於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仰天發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駒不逝。駒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悲嘆後,憤而拔劍自刎!

遂給後人留下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的惋惜慨嘆!

南宋的愛國詩人文天祥,兵敗被俘,拒絕投降,甘願赴死,並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

近現代更有無數的愛國志士,爲了國家民族的大義,不計個人得失,毀家紓難,心甘情願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他們的英名永垂青史,他們的精神氣貫長虹!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這種品質值得提倡和景仰,它雖然叫一個人失去了生命,但卻捍衛了做人的尊嚴!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它又不是適用於任何的場景。

只有當個人生命的尊嚴受到屈辱和挑戰,當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遭到無情的踐蹋和摧殘,而自己又身陷囹圄,無力改變時,它才值得付出個人寶貴的生命去抗爭。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人好嗎

你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人是不是好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果說他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意味着他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做事有自己的想法,絕不容忍一些他受不了的情況出現,但同時也意味着他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起來會比較執拗,脾氣非常的倔強,不撞南牆不回頭,屬於那樣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