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萬物作焉而不爲始作的解釋

心理 閱讀(2.75W)
萬物作焉而不爲始作的解釋

這句話的意思是: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爲其創始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爲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爲善,那是因爲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

因此聖人用無爲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爲其創始,有所施爲,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