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綦江哪些小巷好耍

心理 閱讀(2.68W)
綦江哪些小巷好耍

綦江老街不僅是城市發展的脈絡,同時也是城市變化的最好見證,銜接着斑駁厚重的過去、續寫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傳遞着蛻變的現代文明。

這些有故事的老街,你知道多少

① 東溪鎮—書院街

“ 炒米糖——開水~~ ”一聲吆喝,瞬間把人拉回兒時最美好的回憶!那條縱橫東溪古鎮的百年老街--書院街。

這條街是東溪最古老的街道之一,200多年的歷史,300多米的長度,因東溪鎮舉人文明善修建的“明善書院”而得名。“明善書院”1000多平方米,至今原址保護,幾經修復,現在成了東溪鎮“書院街小學”。

漫步在書院街,看着一幢幢十分考究的青磚瓦房,踩着青石板,撫着灰黑的老牆,想着這老街的百年韻味,與古人來一場隔時空對話偶遇古鎮老人,安詳的傴僂前行,卻是神采奕奕。

自駕路線

重慶中心城區—渝黔高速(東溪下道)—東溪古鎮

② 郭扶老街

郭扶老街地處綦江、兩路口、馬埡通往高廟和貴州坭壩的鹽馬古道上,自古以來商旅頻往,貿易興隆。郭扶老街又稱郭扶老場,地處郭扶河邊,始建於清雍正八年(公元1707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老街初建時規模不大,僅有一條百米左右的街,青石板街面,兩旁是居民住宅和商鋪。郭扶開場後,鄉人沿溪河東岸建起了幹欄式的民居,靠近水岸一側的大多爲吊腳木樓,現在這些建築大多還儲存完好。

幾百年過去了,古鎮時常有遊客前來觀賞,這裏的人們依然過着最爲簡單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在,與世無爭。

一張木椅、一塊黃布、一把手推,還有多年來積攢了一身的手藝。就這樣,一個簡易理髮店在老街岔路口攤設了起來,店面雖然簡單,但口碑一直在外。這麼多年過去了,理髮師傅從未漲過價,一直服務街坊,盡心且暖心。

在天氣好的時候,古鎮的老人們會到家門口坐着曬曬太陽,再趁着閒暇,編織簸箕,老人編織技術嫺熟,動作精煉。

茶客們會相約在老街的老茶館外喝茶、打“川牌”、聊聊天,這樣的慢節奏生活愜意而休閒。

自駕路線

重慶中心城區—渝黔高速—雷神店下道—郭扶鎮

③ 中峯老街

中峯老街位於中峯場鎮後面的大鵬山上。老街200多米長,約5米寬的街道由青石板鑲成,街的左右兩邊是兩排木質穿鬥結構的樓房。

據介紹,中峯老街是清代和民國時期川黔古驛道的重要據點,這裏商業繁榮,物資豐富,商賈往來,歌舞昇平。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中峯鄉公所、小學、供銷社、糧站等都設在老街。當年老街人氣非常旺,每到趕場天,商販把貨攤擺到了田坎上。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峯鄉政府和中峯中小學,才先後遷往清溪河畔的新街,老街漸漸沒落,老街上的居民也陸續遷入了新街,中峯老街的繁榮才逐漸消失。

目前,中峯老街上的木質建築和中峯寺的大門、戲臺,包括上殿的廂房還儲存得較爲完好,現在還能看到五六十年代留在牆上的宣傳標語。

自駕路線

重慶中心城區—G75蘭海高速—綦江收費站下道—經綦四公路往中峯鎮方向—中峯場鎮—中峯老街

④ 石角老街

明清時期蒲河沿線分佈着大大小小十多個碼頭。石角場鎮區域最大的碼頭就是至今還儲存完好的上渡碼頭,而上渡碼頭也是鹽運碼頭。

有碼頭就會有集市,石角老街就是因鹽運碼頭而興的集市。這個集市繁榮於明清時代,街兩邊的房屋沿蒲河南岸,由東向西依地勢而建。全長近2公里的街道呈坡形往下,直通鹽運碼頭。

街道是用本地石板鋪成的,臨河的建築相對低矮,臨大路邊的多爲一樓一底。建築形式爲川東民居穿鬥風格,牆面多用木板或竹夾壁,屋頂蓋小青瓦,窗櫺柱椽或雕龍畫鳳、或刻人物花鳥。

當年上場街有石拱橋、鹽運碼頭、涼亭中街有鎮江王爺廟、羅家大院下場街有草鞋市、搭橋灘、禹王廟、惠民宮等。逢場天村民來往穿梭,農產品交易紅火,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在,石角明清老街仍儲存着200多年前的格局,老川東建築風格,茶坊、酒肆和日雜門市保留着昔日的風貌,只是街上的石板路被歲月踩踏的凹凸不平。

走在老街上,你會看到茶館裏閒聊喝茶的、街邊剃頭匠師傅、專門賣打火機的、賣葉子菸的、賣傳統涼蓆的拔火罐的等等,彷彿穿越時空,與你擦肩而過的,就是滿身鹽味的鹽工,就是在街上吆喝叫賣的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