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樺皮船讀後感100

心理 閱讀(8.02K)
樺皮船讀後感100

最近在老師的要求下讀了課外讀物《樺皮船》,我來談談讀後的感受。

這是一部細數滄桑的“器物傳”。 鄂倫春老人託布從十八站到瀋陽陪伴孫子、臨時生變乘坐K38次列車回鄉、提前下車從大楊樹到塔河、沿呼瑪河駕船繼續上路、抵達十八站安葬黑狗這樣五段旅程。

我在書中能夠了解到鄂倫春人的民族變遷與文化傳承,作者以日常瑣事替代了宏大敘事,以兒童視角消解了時代洪流,卻令人有種初見馴鹿回首的感動。我覺得讀者是想告訴我們精神家園的重要性,就像小說中的人物一樣,無論身處何方,都不會忘記家的方向。

《樺皮船》講述的是爺爺託布從大興安嶺來到瀋陽,帶來了一艘他親手製作的樺皮船,勾起了主人公烏日的好奇心,對世外桃源般的鄂倫春族棲息地無比嚮往,渴望成長爲在山林中自由行走的鄂倫春少年

誰知暴雨來襲,呼瑪河決堤,託布牽掛忠誠的夥伴獵犬和棗紅馬,爺孫二人攜樺皮船匆忙返鄉,他們乘火車、搭汽車、騎行、駕船,一路上感動與歡喜交織。

我剛讀完了薛濤的一本新書——《樺皮船》,這是一部歡樂而又帶着憂傷和悵惘的小說,一部不僅僅是寫給孩子的小說——這是兒童小說《樺皮船》帶給讀者的印象。 

書的內容是:小主人公烏日的爺爺託布從大興安嶺深處的十八站來到瀋陽,爺爺託布身上揹着自己親手製作的樺皮船。男孩烏日對傳承至今的樺皮船的製作技藝充滿了好奇,對樺皮船的鄂倫春族棲居地無比嚮往。暴雨來襲,呼瑪河決堤,託布牽掛他忠誠的獵犬——阿哈和棗紅色的馬——紅9,匆忙返回十八站。烏日爲了去看爺爺口中的十八站,一個人帶着船登上了旅途。烏日最終遇見了爺爺,他與爺爺回到了大興安嶺的十八站。可是陪伴爺爺一起打獵的阿哈逝去了,烏日騎着紅9,將阿哈的屍體送上了山上的撮羅子旁邊,爺爺託布坐在山上爺爺低聲告訴烏日:烏日是山的意思,他回到山上就找到了名字的來歷。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裏住着勇敢的鄂倫春,一呀一匹獵馬一呀一杆槍,獐狍野鹿滿山滿嶺打也打不盡。”鄂倫春族是祖國邊疆的“最後的狩獵民族”,鄂倫春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美麗富饒的大興安嶺,哺育着勤勞勇敢的鄂倫春族兒女。過去,他們依靠一匹馬、一杆槍、一隻獵犬,一年四季追趕着獐狍、野鹿,遊獵在遼闊的林海里,過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隨着生活的不斷髮展,許多來自大興安嶺的鄂倫春族人民來到了城市生活,如書中的烏日爸爸,他來到瀋陽安居立業,漸漸的與生他養他的大興安嶺陌生了。我認爲在現代生活中,也不應放棄傳統習俗,我十分喜歡書中的樺皮船,它不僅結構精巧,用處也非常大,我希望我們可以學習樺皮船的製作工藝和駕駛它的技術,讓傳統與現代不脫軌。

我希望如果有機會,我會去一趟大興安嶺,去看看精美的樺皮船,去看看山上的撮羅子,體驗一把鄂倫春族人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