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蘇軾的墓誌銘

心理 閱讀(3.35W)
蘇軾的墓誌銘

《東坡先生墓誌銘》一文是由北宋蘇轍爲其兄蘇軾所作的墓誌銘。

此文收錄在《東坡樂府箋》一書中,爲研究蘇軾的重要材料。文中說他哥哥蘇軾小時候讀《後漢書》範滂(pāng)的列傳時,曾“慨然嘆息”、“奮厲有當世志”,想要以那位人物爲榜樣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年),漢族,北宋時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字子由,晚年自號潁濱遺老。蘇軾之弟,人稱“小蘇”。宋神宗年間曾任翰林學士、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爲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間參加過治河爭論,爲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對者。爲文以策論見長,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蘇軾的才華橫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蘇軾所說,達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著有《欒城集》。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墓誌銘全文:

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內,澤及鳥獸。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歸。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於毗陵。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相吊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諮嗟出涕。太學之士數百人,相率飯僧慧林佛舍。嗚呼!斯文墜矣,後生安所復仰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爲我銘。”轍執書哭曰:“小子忍銘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嘉佑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有以救之。梅聖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忠驚喜,以爲異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幹其間,常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少安。高麗入貢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勢驕橫,至與鈐轄亢禮。公使人謂之曰:“遠夷慕化而來,理必恭順。今乃爾暴恣,非汝導之,不至是也。不悛,當奏之。”押伴者懼,爲之小戢。吏民畏愛,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時河決曹村,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公履屨杖策,親入武衛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爲我盡力。”卒長呼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於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勢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廬於城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聞。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訖事,詔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於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於敢爲,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爲恨。孔子謂伯夷、叔齊古之賢人,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實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