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裴文劍舞是何典故

心理 閱讀(1.93W)
裴文劍舞是何典故

裴文劍舞是唐代的“三絕”(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文劍舞)之一。

據《獨異志》載,裴文“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又據《歷代名畫記》,畫家吳道子因見裴文劍舞,“出沒神怪既畢,乃“揮毫益進”。

《新唐書·李白傳》記載,詩人李白曾從其學劍。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文的劍舞爲“三絕”,世人稱他們三人分別爲“詩仙”“草聖”“劍聖”。裴文以善射著名。任北平守時,北平多虎,他一日射虎三十一頭。

裴文劍舞是何典故

• • •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今江蘇蘇州)人。

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並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