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利用現有資源達到目的的典故

心理 閱讀(8.98K)
利用現有資源達到目的的典故

夏朝,人們懂得了“鑿井而飲”.《周易》載有“井泥不食,舊井無源”,並十分注意對水源的保護.商代,法律中規定“弄灰於道者,斷其手”.

西周時,人們對山林、鳥獸的保護極為重視.《逸周書·大聚》就規定春天不得上山伐林,夏天不得下河捕魚.《禮記·月今》還有禁止捕殺幼蟲、飛鳥的記述.戰國時,國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條文,約束亂砍濫伐的行為,保護自然資源.當時齊國興厚葬之風,齊桓公認識到林木伐盡了,國家將無以守備,便釋出了一道命令:“棺槨過度者戮其屍”.戰國時還有“棄灰於道者,黥”的法律條文,即用刀在其臉上刻下記號,再塗以墨,讓路人皆知,大家指責.

秦國法律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田律》規定,從春季二月開始到夏季七月期間,不得進山砍伐林木,堵塞林門水道,不準誘捕鳥獸……

西漢以後的統治者對環境的保護也相當重視.西漢文帝曾下詔勸民種樹,景帝也曾下詔“勸農墾,益種樹”,東漢時,人們還發明瞭最早的環衛機械——垃圾翻斗車和灑水車,在城市裡設定衛生“都廁”(即公共廁所).當時對隨地吐痰的危害性亦有很高的認識.傳說,東漢末年,曹操曾送給漢獻帝一個精緻的唾壺,請其“吐痰於盂”.

      典故為物盡其用和人盡其才。

      “盡”是力求達到最大限度的意思。

      1.物盡其用 [wù jìn qí yòng ]

      (解釋):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儘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出處):近代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2.人盡其才[rén jìn qí cái ]

   (解釋):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出自):西漢 劉安《淮南子·兵略訓》:“若乃人盡其才,悉用其力。"

      譯文:如果是想要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就要先熟悉他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