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古代牀的名稱

心理 閱讀(3.32W)
古代牀的名稱

古代的牀叫架子牀、拔步牀、羅漢牀、繩牀、牀榻等。

1、架子牀:漢族臥具,牀身上架置四柱、四杆的牀。有的在兩端和背面設有三面欄杆,有的迎面安置門罩,更有在前面設踏步並加設undefined罩(拔步牀)等。式樣頗多,結構精巧,裝飾華美。

2、拔步牀:又叫八步牀,是中國傳統傢俱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牀。拔步牀在《魯班經匠家境》中被分別列爲大牀和涼牀兩類,其實是拔步牀的繁簡兩種形式。

3、羅漢牀:是古老的傢俱,屬於臥具之一。彌勒榻一般體形較大,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較大的,俗稱羅漢肚皮,故又稱羅漢牀。羅漢牀因其實用一直是備受歡迎。

4、繩牀:唐代自印度傳入,爲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亦曰繩牀。牀,《廣雅》雲:棲,謂之牀。裝,載也,棲也,《釋名》雲:牀,裝也,所以自裝載也。皆爲人坐臥之用。

5、牀榻:系中國古典傢俱中六大門類之一,是當今古典傢俱收藏備受熱衷、備受人們追捧的對象。《廣博物志》中曾有神農氏發明牀,少昊始作簣,呂望作榻的記載。

漢代“牀”這個名稱使用範圍更廣,不僅臥具,連坐具也稱牀。如梳洗牀、火爐牀、居牀、冊牀等。

西漢後期又出現了“榻”的名稱,專指坐具。如今人們習慣上以“牀榻”並稱。

漢代少數民族的“胡牀”,是一種高足坐具隋朝“胡牀”變稱“交牀”,唐朝又變稱“繩牀”,宋代又變稱“交椅”或“太師椅”。宋代真正的臥具稱“四面牀”,大多四面無圍子。遼、金、元時期,牀發展成三、四面有圍欄的牀榻。

到了明代:1、出現了“架子牀”,因爲牀上有頂架2、出現了“拔步牀”,外形像獨立的小屋子,又稱“八步牀”3、出現了“羅漢牀”,是原來漢榻的演變。“羅漢牀”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榻,如現代的“沙發”。

清代前期牀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風格和特點。變化的是用料和工藝,如用材越來越厚實,裝飾越來越華麗。清代的牀榻大多采用雕花鑲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鑲嵌的多以玉石、瑪瑙、瓷片、大理石、螺鈿、琺琅、竹木、牙雕等爲材料

民國牀榻工藝衰弱,樣式繼承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