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苦讀成大器典故

心理 閱讀(2.93W)
苦讀成大器典故

鑿壁借光

東晉時期的一位道教理論家葛洪,曾託漢代劉歆之名撰寫了《西京雜記》一書。書中記載了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明,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裏。怎麼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牆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後人即用“鑿壁、空壁、偷光、偷光鑿壁、鑿壁借輝、借光”等指勤學苦讀,有時也引申爲求取他人教益。

2、高鳳流麥

後漢時,南陽有一書生名叫高鳳,少時,“家以農畝爲業”,他卻“專精誦讀,晝夜不息”。有一次,高鳳的妻子下地幹活,而庭院裏又涼曬着小麥。爲了防止雞、豚糟蹋糧食,妻子讓高鳳在家看護。突然,天降暴雨。此時的高鳳仍手持趕雞的竹竿誦讀經書呢。不知不覺中雨水將庭院中的小麥衝跑了。一會兒,高鳳的妻子從地裏趕回來了,一看,啊呀!簡直是糟透了,小麥都被雨水沖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卻悄然不知,仍在書中神遊。在妻子的責問聲中,高鳳才恍如從夢中醒來。後來,人們用“流麥、中庭麥”等稱美讀書專致,用“流麥士”稱書呆子。

3、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的著名社會活動家、外交家蘇秦,一次因多次遊說秦王失敗而返回故里。回家後,他的妻子不下牀迎接他,嫂嫂不給他做飯,父母親和他連話都不說。蘇秦爲之大恥,乃發奮讀書。“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後人用“刺股、錐股、握股”等形容勤學苦讀,刻苦自勵。

4、截蒲爲牒

漢代有一位名叫路溫舒的人,小時候他的父親叫他去放羊。路溫舒在放羊的同時,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後用蒲草編成蒲簡,用蒲簡來寫字,後人用“截蒲、削蒲、編蒲、題蒲”等指苦學。

5、三餘讀書

三國時,有個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學生利用“三餘”時間讀書。所謂“三餘”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後用“三餘”泛指空閒時間。多用來指讀書,有惜時之意。

6、陶侃運甓

晉時,有一個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閒來無事時,常常是早上把磚(甓)從屋子裏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來。循環往復,不知疲倦。一些人看見後不解其意,便問其緣由。陶侃回答說,恐怕攸閒慣了,將來不能幹一番大事。後來,人們用“運甓”表示勵志勤力,不畏往復用“運甓甕、運甓人”等指不安攸閒,發奮功業之人。

7、聞雞起舞

《晉書·祖狄傳》中記載着這樣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劉琨“俱爲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勵,立志爲國效力。他們二人常常“共被同寢”半夜聽到雞叫,即起來操演武藝。後人用“聞雞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發。

8、臨池學書

古代一位書法家張芝,練習書法的時候,將其家中的衣帛都寫上字,而後再洗淨煮白,反覆爲之,盡將池水都染黑了。終於練就了一筆漂亮的草書。後人用“臨池學書、書練”等形容刻苦學習書法。

9、懸樑苦讀

古時後有一個刻苦好學的人叫孫文寶,他不分白天黑夜,總是在孜孜苦讀。等到晚上疲勞不堪需要睡覺的時候,孫文寶仍然怕睡過頭,耽擱太多的時間,於是他就用繩子把頭髮和屋頂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頭一晃動即可醒來繼續用功苦讀。終於成爲“當世大儒”。後人即用“懸樑、懸頭”等指勤學苦讀,奮發向上。

10、韋編三絕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 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着,看時就開啟來。《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夾讀去,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韋編三絕)。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是不滿意,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 “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刻苦勤奮。

11、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爲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爲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爲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爲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爲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12映月讀書:江泌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13負薪讀書:朱買臣

形容勤學的典故。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