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清明上河圖流傳過程

心理 閱讀(1.56W)
清明上河圖流傳過程

1127年,“靖康之變”發生,金軍攻入北宋都城開封,將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後宮嬪妃、王公大臣全部押送到北方。宋徽宗所收藏的珍貴字畫、奇珍異寶,連同《清明上河圖》在內,都被金人捲走。隨後,《清明上河圖》一直在金國流傳。

金國官員張著是宋徽宗之後的第一個主人。他在《清明上河圖》用85個行楷題跋,介紹了作者張擇端的生平:“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

正是基於張著的這段題跋,使得我們能夠了解張擇端的真實身世。

張擇端

繼張著之後,金國官員、張公藥、酈權、王磵、張世積等人先後成爲《清明上河圖》的擁有者,並在畫上題跋。

1234年,元朝滅掉了金國,《清明上河圖》進入元朝皇宮。蒙古貴族重武輕文,對文玩字畫並不看重,也不懂《清明上河圖》的藝術價值,將它放到庫房裏,任其生灰。後來,一個漢人裝裱匠無意發現了《清明上河圖》,喜出望外,以一幅以假亂真的贗本《清明上河圖》將其調換出宮,出售給一名南宋官員。

此後,《清明上河圖》又在中原流傳開來。它的主人不斷進行更換,有陳彥廉、楊準、劉漢、靜山周氏、朱鶴坡、張輔、李東陽、陸完、顧鼎臣等人。

李東陽做過華蓋殿大學士,屬於內閣首輔。他是一名書法家,在《清明上河圖》上以小楷題寫了一大段文字,中有“圖高不滿尺,長二丈有奇”記載。現存的《清明上河圖》不夠二丈,且沒有宋徽宗的題簽和雙龍小印,因此人們懷疑有人將宋徽宗的題簽和雙龍小印裁走,粘貼在其它繪畫作品上冒充宋徽宗作品,進行高價銷售。

李東陽題字

在李東陽之後,《清明上河圖》不斷更換主人。電視劇《古董局中局》提到,明朝權臣嚴嵩父子曾經想方設法搶奪到《清明上河圖》。此事並非虛構,且被許多文人筆記所記載。只不過,嚴嵩也沒有得意多久,就被嘉靖皇帝收拾了,家產全部被充公,《清明上河圖》第三次進入皇宮。

1578年,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偷偷將《清明上河圖》從皇宮裏拿出來,佔爲己有。但是,1583年,馮保死後,家產被抄沒,《清明上河圖》無翼而飛,人間蒸發。

清明上河圖

此後,當《清明上河圖》再次出現在世間時,已經是100多年後的清朝乾隆時期了。

曾經做過《四庫全書》總校官的陸費墀家裏收藏了《清明上河圖》。陸費墀於1790年病逝,病逝前將這幅傳世名作送給了好友畢沅。畢沅也沒有保管多久,於1797年病逝。1799年,嘉慶皇帝查辦和珅時,順帶着抄了畢沅的家。《清明上河圖》第四次進入皇宮。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到了民國時期,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將包括《清明上河圖》在內的文物字畫帶出皇宮,帶到了長春,儲存在僞滿皇宮的圖書樓裏。

溥儀

1945年8月8日,隨着僞滿洲國覆滅,溥儀逃出長春,前往通化縣大栗子溝。溥儀帶走了包括《清明上河圖》在內的諸多文物字畫,但在火車站時無暇顧及,使得《清明上河圖》流傳到了民間。幸運的是,《清明上河圖》在流傳時被解放軍截獲下來,儲存在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東北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前身)。

再後來,《清明上河圖》被調進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存,直至今天。

1125年的一天,畫家張擇端終於完成了他的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

這幅耗費了張擇端14年時間創作而成的畫作,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集中展現了北宋都城開封店鋪林立、人煙稠密的繁華景象。畫中的人物、牲畜、房舍、舟車、城郭、樹木、橋樑、河流等惟妙惟肖,充滿人間“煙火氣息”,與以往文人繪畫中士大夫的孤芳自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1945年8月8日,隨着僞滿洲國覆滅,溥儀逃出長春,前往通化縣大栗子溝。溥儀帶走了包括《清明上河圖》在內的諸多文物字畫,但在火車站時無暇顧及,使得《清明上河圖》流傳到了民間。幸運的是,《清明上河圖》在流傳時被解放軍截獲下來,儲存在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東北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前身)。

再後來,《清明上河圖》被調進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存,直至今天。由於《清明上河圖》過於珍貴,因此沒有列爲長期展覽,最近一次展覽還是在2015年9月8日。所以,大家要想在故宮博物院一睹《清明上河圖》的真面目,還真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