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歐氏祖先是誰

心理 閱讀(1.03W)
歐氏祖先是誰

歐氏祖先的淵源如下:

1、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越王姒勾踐,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

夏王朝時期,帝王少康有個庶子叫姒無餘,少康考慮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到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去守先祖大禹之陵,姒無餘後來建立了越國,爲諸侯國。

到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姬丐三十八年(越王勾踐十五年,吳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在大禹的第四十四世孫姒勾踐執政時期,越國在著名的“姑蘇之戰”中被吳國所滅。九年後的周敬王四十二年(越王二十四年,吳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78年),越王姒勾踐又復國。隨後在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並在再一次著名的“姑蘇之戰”中滅了吳國。

越國再傳到勾踐的第五世孫越王姒無顓(無疆),在周顯王姬扁十四年(越王八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五年,公元前355年),越國被楚宣王所徹滅,姒無顓的次子姒蹄被楚宣王封於烏程歐餘山的南部。古人以山南爲陽,因此姒蹄又史稱歐陽亭侯,從此,姒無疆的支庶子孫便以先祖的封邑名稱或封爵名稱爲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這在史籍《姓氏考略》上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春秋時期,有個著名的冶煉匠人叫區冶子,因爲他居住在歐餘山,又以冶煉鍛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歐冶爲姓氏。

歐冶子後來移居到福建地區的閩侯縣冶山,爲越王勾踐鑄造過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鉤五支利劍,名噪一時。後來又與徒弟一起爲楚威王熊商鑄造了龍淵、太阿、工布三把利劍。

在歐冶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先的名字爲姓氏者,稱歐氏、區氏,世代相傳至今。

到了漢朝時期,歐氏族人歐安是一位富商,他樂善好施,深得人們尊敬,漢景帝劉啓很賞識他的爲人。有一天,漢景帝對他說:“卿才德兼備,何欠之有應去欠爲區嘛。”

在封建時代,皇帝金口賜姓給臣民姓氏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臣民們連同族人只有乖乖接受。如此一來,歐安便改姓爲“區”,從此稱區安,他的子孫便成爲區氏族人了。這在《區渭泉祖家譜》中就提到此段歷史,還記載了其始祖區竹溪於宋度宗趙Q鹹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從粵北南雄珠磯巷遷徙到廣東新會的過程。在這之前,他們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地區。

不論是區氏、歐氏、還是歐陽氏,他們的祖先都是從中原經過莆田南下福建、廣東各地。

後來歐陽氏、歐侯氏族人中也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歐氏者,與歐陽氏、歐侯氏、區氏皆爲同宗同源,在《區渭泉祖家譜》中還特別強調區氏、歐氏、歐陽氏、歐侯氏爲同一衍派,概不通婚。

歐氏族人大多尊奉勾踐、無顓爲得姓始祖。

2、第二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⑴明朝初期遷居於查海(今遼寧阜新)的蒙古貞部中,有一個努日艾裏部落,部族人稱歐力氏。蒙古語“努日艾裏”的漢義就是“靠湖之村”,音譯爲歐力營子,歐力氏即以居地名稱爲姓氏,漢化今稱歐氏。

⑵蒙古族努圖格沁氏,源出蒙古察哈爾部,明朝時期所冠漢姓即爲歐氏。

3、第三個淵源:源出待考,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老滿州歐寇氏,滿語爲Oko mongu,漢義“犁鏵”,世代居住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地區,但人數很稀少。奇怪的是,至今滿族人皆認爲歐寇氏純屬於蒙古族的姓氏,而蒙古族人則聲稱在蒙古族中沒有此姓氏。

在古代通古斯語、突厥語中,“ocoa”的漢義爲“苦”因此,本書疑其爲中亞古花喇子模國人(今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之間),在古代中亞西部地區阿姆河下游、鹹海南岸的花喇子模國人中,有貴族歐寇哈氏,即“ocoha”,疑其爲歐寇哈氏的後裔。

在中國歷史上,“老滿州人”只是一種泛稱,包含有多種民族,因此,歐寇氏的族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清朝中葉以後,歐寇氏多冠漢姓爲歐氏、區氏、敖氏等。

4、第四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壯族、白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歐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歐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越王勾踐、越王無顓(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