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乾隆寢宮着火原因

心理 閱讀(3.04W)
乾隆寢宮着火原因

在清代宮廷史料《國朝宮史》中,就曾記載了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初四,發生在紫禁城壽安宮的一場火災。

九月初四這天的三更時分,在紫禁城內的內宮外例行巡邏的護軍們,忽然發現不遠處的壽安宮上方失火,便急忙跑了過去,前去幫助救火。

而此時看守壽安宮的幾個太監,卻個個處在美夢之中,竟無一人發覺宮內已經着火。

然而,當守護在壽安宮宮門內的太監,被護軍的敲門聲驚醒後,卻做出了一個令護軍倍加吃驚的事情——他們拒絕開門,表示他們自己救火就可以了(急喚開門,始將首領太監等驚醒,伊等竟不開門,自行撲救)!

幸好,當時着火的地方,只是壽安宮宮殿上方的遮陽席,並非主體建築。

所以,火勢很快便被撲滅了下去。

然而,這件事情,卻暴露出了看守太監的兩大管理漏洞。

第一,自己看守的宮苑內着火了,一羣人竟然沒有一個人發覺,全在睡覺,着火的事情竟然是被在外巡邏的護軍首先發現的。

第二,當護軍前來敲門協助救火時,看守太監竟然只認不許私放護軍進內宮的死理,沒有放護軍進來救火。幸好這不是大火,如果是大火的話,要是等到太監救不及的時候,再放護軍進來,後果不堪設想。

至於太監們所說的那個宮廷規矩——不允許私放護軍進入內宮,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其實,也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