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清明煮酒是什麼習俗

心理 閱讀(3.29W)
清明煮酒是什麼習俗

早在春秋時期的晉國,清明節就已有相應的飲酒活動。這一天,舉行家宴時,“去世的祖先留在上席,並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飲酒或進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宴席”。

同時,還會在祖先的靈像前,插上蠟燭,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在說清明節與酒之前,先說一下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漸漸的寒食節就與清明節合二爲一了。在古代,寒食節是要禁菸火,只吃冷食,而且一吃還是吃三天,這樣人們的身體肯定受不了,所以人們就開始在清明節開始喝酒,因爲白酒可以產生熱量就減小了三天吃冷食的傷害。

酒是中國的傳統飲品,特別是在古代,酒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因爲飲品只有酒和茶,茶只在人們休閒娛樂時喝,而酒不光在平時喝,在重要的場合都少不了的。

在清明的習俗中都有酒存在的:

古代祭祖掃墓是全家的大事,一大家人會去祖先的墳前祭拜,並且帶上祭品和酒,乞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在現今,由於人們更加的忙碌,所以去祭祖掃墓越來越少了。

人們在祭祖掃墓結束,會組織親朋好友踏青遊玩,所以在遊玩中酒是不可缺少的東西,唐代詩人劉禹錫“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盃。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這首關於踏青的詩就體現了踏青中的酒。這一天,清明祭祖踏青是所有親人彙集在一起的時候,也是大家聯絡親情的時間,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爲酒是情感的利器。

在清明節時,在古代,酒都是必備的用品,不管是祭祖掃墓還是踏青都是必須要有酒。除了這些習俗之外,還由於許多習俗: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

清明節的習俗還有提蹴鞠等,流傳的今天差不都只是祭祖掃墓了,還有些地方會有放風箏的習俗,旅遊踏青的到不少,因爲有清明小長假。